潘伯脩
燕山秋望三首 辽海东空鹤不归,平芜遥际极凉霏。 寒天霜静雕鹰没,沙苑秋高牧马肥。 落日美人歌玉帐,西风猎骑拥金羁。 豪猪猛起当前立,曾冒鸣弓脱晓围。 注释: 辽海:指辽阳一带。东空:空旷的东方。 美人:指王昭君。 沙苑:在今河北景县西南。 鸣弓:拉开弓弦准备射击。 赏析: 《燕山秋望三首》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组诗。此组诗以燕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辽河之滨的壮阔秋色图。全诗语言简练、含蓄蕴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忆昔西陵桥下路,彩舟初试一莲红”,回忆往事,当年在西陵桥下走过时,那彩船第一次驶过,船上的红莲盛开了。“菱花”即菱镜,古代女子梳妆用具。“杏子单衫”,指穿着杏黄色单衫的女子。“玉笛”,指吹玉制的笛子。“郡国”,指各郡和封国的使臣。“楼台”,代指各地的宫殿。“劫烟”
这首诗是唐代李峤的《玉环山》之一,共两首。下面是第一首的释义和译文: 玉环山,山名,位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 1. 海氛兼天赤,山云捧日黄。(海上的烟尘弥漫天空,如同红色的海洋;山中的云雾缭绕着太阳,仿佛黄色的云朵。) 注释:海氛指的是海面上的雾气和烟雾,它们蔓延到天空中形成一片红色的海洋。这里的“兼天”形容海氛弥漫之广无边际。山云则是指山间的云雾,它围绕着太阳,形成了一幅黄色的景象。
积水 白鹭群飞积水寒,怪鳞收雨渐泥蟠。 冲风自散凉波上,落日犹明高树端。 晚色无人聊伫立,秋声何处起丛攒。 他年幸愿青山筑,拄杖穿云戴鹖冠。 译文: 白鹭群飞于积水之边,寒冷的水面映照出它们奇异的羽毛。雨后,它们的鳞片渐渐收回,仿佛回到了泥泞中休息。 疾风过后,它们纷纷离去,水面上的凉波也随风消散。夕阳西下,余晖仍照耀在高树之上。 傍晚时分,没有人陪伴,只能静静地站在那里。远处
【注】庚寅:年号名;夜宿:晚上在山上住宿;天姥岭:地名;四无云彩众星秋:四下没有云彩,星星仿佛是秋天的月亮。金庭、鳌背:神话中的神山和神龟,这里指代神仙居住之地。东南:方位。重:高耸入云。玉几、莲花:神话中神仙所乘的神舟。左右浮:漂浮于左右两侧。跻攀:攀登而上。咸欲老:都想要长寿。颠厓:悬崖峭壁。辛苦:劳苦。不知瘳(chóu):不知道能恢复健康。涵波日:映照在波涛上的太阳
【注释】 金水:指宫廷内苑中的湖泊。通太液:指湖水连通太液池。妆成金屋绕龙池:指宫中装饰华丽,像宫殿一样环绕在龙池的边上。宫衣:指宫女所穿的衣裳。湿露生花气:指衣裳上的露珠滴落发出芬芳的气息。琐闼(suǒtǎ)含风入柳姿:指门户紧闭时门缝里飘来阵阵春风,柳枝婆娑如美人娇弱之态。玉碗传头明素手,红鳞饮羽掣生丝;言宫女以玉碗盛酒敬献给君主,君王饮酒后,又用红鳞和生丝做成的鱼钩射杀飞鸟,以示恩宠
江槛:栏杆。四十无成鬓欲皤,四十岁没有成就,头发都白了。 题诗江槛慰蹉跎:在江边栏杆上题诗作乐来安慰自己。蹉跎:消磨时间。 雨馀蛱蝶垂花并,下雨过后蝴蝶落在花上。 春到菁芜落絮多,春天到来草木茂盛,飞絮很多。 富贵失身怜鬼朴,富贵之人失去地位后可怜地像鬼一样朴素。 文章得意等天魔,文章写得好,就像得到了天的力量。 年来收拾心情坐,多年来一直努力,整理好自己的心思坐着。 转奈云山绿水何
忆昨四首 灵岩好在涵空谷,图画天开两洞庭。 云日长天摇积水,蛟龙九月弄飞霆。 舟归范蠡江湖远,兵压阊门草木腥。 欲就吴王借秋剑,砚池星月洗秋萍。 注释: 1. 灵岩:山名,在今浙江绍兴西南二十里。 2. 涵空谷:山间溪流汇成的深潭。 3. 图画天开:形容景色如画,仿佛天地间自然形成一副画卷。 4. 洞庭:湖名,位于今湖南境内,与长江相通。 5. 云日长天摇: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和阳光交织
万岁山 龙首冈前玉树林,丹青万点紫烟深。 广寒台殿秋如水,太液波涛晚向阴。 西北云山凉冉冉,东南星海气湛湛。 麟帘不卷空良夜,水鹤翛翛警露心。 注释: (1)龙首冈前玉树林:指长安城西的龙首原上种植着许多树木,犹如一片绿色的林海。 (2)丹青万点紫烟深:形容秋天的景色美丽迷人,如同紫色的烟雾一般深邃。 (3)广寒台殿秋如水:指的是广寒宫里的建筑和装饰物都沐浴在秋季的月光中,宛如清澈的水一样。
风纷客怀乡思起,吹作长云行万里。 蛟龙春归恋窟泽,虹霓昼动含阴雨。 忆昨路绕彭城来,酒酣独上歌风台。 青天无云野草白,高帝事业安在哉! 丈夫挟策干一命,忍耻随人作奔竞。 道上能无屠狗人,戏作悲歌君莫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