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群飞积水寒,怪鳞收雨渐泥蟠。
冲风自散凉波上,落日犹明高树端。
晚色无人聊伫立,秋声何处起丛攒。
他年幸愿青山筑,拄杖穿云戴鹖冠。

积水

白鹭群飞积水寒,怪鳞收雨渐泥蟠。

冲风自散凉波上,落日犹明高树端。

晚色无人聊伫立,秋声何处起丛攒。

他年幸愿青山筑,拄杖穿云戴鹖冠。

译文:
白鹭群飞于积水之边,寒冷的水面映照出它们奇异的羽毛。雨后,它们的鳞片渐渐收回,仿佛回到了泥泞中休息。

疾风过后,它们纷纷离去,水面上的凉波也随风消散。夕阳西下,余晖仍照耀在高树之上。

傍晚时分,没有人陪伴,只能静静地站在那里。远处,秋天的声音似乎从树林中传来,让人心生期待。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有一片青山为我守护,我将以拄杖行走,头戴鹖冠。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诗篇。通过对白鹭群飞、积水、秋风等元素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

首联“白鹭群飞积水寒,怪鳞收雨渐泥蟠。”以白鹭群飞于积水之边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这里的“积水”既是实景,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沉。接着,“怪鳞收雨渐泥蟠”则形象地描绘了白鹭在雨后的泥泞中休息的情景,展现出它们坚韧不拔的品质。

颔联“冲风自散凉波上,落日犹明高树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内容。诗人观察到疾风过后,水面上的凉波逐渐消散;而夕阳西下时,高树依旧明亮如初。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力,也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颈联“晚色无人聊伫立,秋声何处起丛攒。”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面对无人陪伴的晚色,他只能独自站立;而远方传来的秋声似乎又在提醒着他对生活的期待。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孤独的情感,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渴望。

尾联“他年幸愿青山筑,拄杖穿云戴鹖冠。”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他希望自己能拥有一片青山作为庇护之地,以拄杖为伴,头戴鹖冠行走其间。这样的结尾既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也展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