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良
【诗句释义】 于塞北春日思归:在塞北(北方边境)春天的时候思念回家。 我家吴会青山远,他乡关塞白云深:我的家乡在吴郡(今江苏苏州),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而我却身在他乡,身处关塞之中,只见白云缭绕,不见亲人。 为许羁愁长下泪,那堪春色更伤心:因为思乡的愁绪不断,我时常流泪。更何况这春天的美好景色,更加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 惊鸟屡飞恒失侣,落花一去不归林:鸟儿在春天里欢快地飞翔,但是它们常常失去同伴
赞德上越国公杨素 君侯称上宰,命世挺才英。 本超骐骥足,复蕴风云情。 摅藻掞锦绮,育德润瑶琼。 已踵四知举,非无三杰名。 济世同舟楫,匡政本阿衡。 雍容入青锁,肃穆侍丹楹。 桂宫擅鸣佩,槐路独飞缨。 高门罗虎戟,绮阁丽雕甍。 金樽酌湛湛,歌扇掩盈盈。 匈奴轶燕蓟,烽火照幽并。 天子名薄伐,受脤事专征。 七德播雄略,十万骋行兵。 雁行蔽虏甸,鱼贯出长城。 交河方饮马,瀚海盛扬旌。 拔剑倚天外
注释: 七夕看新妇隔巷停车:在七夕节这天观看新娘子隔着小巷停车。 隔巷遥停幰,非复为来迟:隔着小巷远远地停下车帘,不再是因为来晚了。 只言更尚浅,未是渡河时:只说河水还不够深,还没有到渡河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观察七夕节的习俗活动,联想到历史上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抒发了自己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 “七夕看新妇隔巷停车”,描写了七夕节当天的景象。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析诗句并结合创作背景、手法技巧等方面展开分析即可。此诗前两句是写春雪,后两句则借春雪写冬去春来,表达了作者对时序变迁的感受。“光映妆楼月”:形容月光如水,洒在装饰华丽的楼阁上,映衬出女子的美丽容颜。“花承歌扇风”:指梅花与柳絮承载了轻拂的春风。“欲妒梅将柳”,“欲妒”是说想嫉妒,“将”是承接,“柳”代指春天
赋得妓 金谷多欢宴,佳丽正芳菲。 流霞席上满,回雪掌中飞。 明月临歌扇,行云接舞衣。 何必桃将李,别有待春晖。 注释: 1. 金谷多欢宴:金谷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的是贵族们经常聚会的地方,所以有“多欢宴”的意思。 2. 佳丽正芳菲:美丽的女子正值青春年少,充满魅力。 3. 流霞席上满:形容酒席上美酒如流霞般丰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4. 回雪掌中飞:形容雪花落在手中像飞一样轻快。 5.
酬萧侍中春园听妓 微雨散芳菲,中园照落晖。 红树摇歌扇,绿珠飘舞衣。 繁弦调对酒,杂引动思归。 愁人当此夕,羞见落花飞。 译文: 微雨洒落,花瓣上留下芬芳的香气。庭院里的树木在雨后更加明亮,阳光照射下来,形成美丽的景色。 红色的树枝摇曳着歌扇,绿色的叶子在空中飘舞。音乐悠扬地演奏着,人们举杯对饮,感受着春天的美好。 各种曲调交织在一起,伴随着音乐和美酒,让人陶醉其中,思念家乡。
【注释】 落叶:秋天的树叶。聚而还散,指秋叶随风飘落,最后归于尘土。征禽:远行的鸟儿。去不归:即“去而不留”。以我穷途泣:意思是说,在旅途艰难之时,只能借酒浇愁。穷途:走投无路。泣:流泪。沾君出塞衣:意思是说,你离开这里的时候,我的眼泪已经湿透了你的衣襟。沾:沾染。出塞:出征。此指送别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写落叶、征禽和离别情景,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全诗语言质朴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聊从嘉遁所,酌醴共抽簪。以兹山水地,留连风月心”,意思是说:在这个地方我找到了可以隐居的好地方,喝着酒和朋友们一起拔下头发簪子。这里的“嘉遁”指隐居,是诗人想要过的生活;“留连风月心”表明了作者想要远离喧嚣的尘世,追求一种闲静的生活;颔联“长榆落照尽,高柳暮蝉吟”,意思是说:夕阳将落下,长长的榆树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更加高大,高高的柳条在晚霞中显得更加挺拔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逐句释义”,然后对每句话分层次进行解释,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诗句的大意,再根据题干的要求作答。“入蜀秋夜宿江渚”的意思是我行至蜀地,秋天夜晚,停泊在江边的小舟中。“入蜀秋夜宿江渚”一句点明时间地点和诗人的心情。“我行逢日暮”的意思是我行走的时候遇到了太阳西落,傍晚了
【注释】 新成安乐宫:新近建成的安乐宫。 春色照兰宫:春天的气息照耀着兰宫。 秦女:古代美女。 柳叶来眉上:柳叶飘到女子的眉毛上。 桃花落脸红:桃花落下,落在女子的脸上,使脸显得红润。 拂尘开扇匣:拂去尘土打开扇子匣子,准备出门。 卷帐却薰笼:收起帐子并关闭熏笼。 衫薄偏憎日:由于衣衫单薄,所以讨厌阳光。 裙轻更畏风:裙子轻薄,所以怕风吹。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美丽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