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伟
译文 先代的影像在岳祖坟中显得妥帖安宁,白杨风飒飒地吹拂着萧瑟森严。 遗留下来的谋略世代相传,年岁将远而恩泽仍长。 洒扫坟墓泪水深深,环绕着兆阡连着宅旁。 笼盖葱郁佳气浓郁山林。 荀陈情谊深厚如天之高,白雪飞降映照见客心。 注释 1. 先代音容妥岳岑:指的是祖先们的形象或声音安息在岳祖坟中,显得十分妥帖、安宁。 2. 白杨风飒飒:形容风吹过白杨树时的飒爽声响。 3. 贻谋世泽年将远
【注释】 1.“年来”:近来以来。2.“廿”:二十,这里指二十年。3.“兰交”:指朋友、知己。4.“蓬门”:《晋书·陶潜传》载,陶潜曾隐居于庐山东林寺旁的草庐中,自号“五柳先生”。他常自称为“五柳先生”,并说:“吾家有五柳树,因以为号。”5.“双文剑”:据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诗:“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
【注释】七十又二:七十岁;承:承受,受用。陈太史:即陈子昂,唐朝著名的诗人、文学评论家。以寿文见赠:赠送寿词;赋此志谢:写诗来表达我的心意。 【赏析】这是一首酬谢友人的诗。诗人在七十岁生日时,陈子昂为他写了《登幽州台歌》的寿词并赠送给他。这首诗就是诗人为酬谢而写的。诗人感谢友人的赠词,表示自己虽已年老体衰,但还要继续奋斗,直到最后一口气。 开头两句,写接受陈子昂赠词的心情。“三万六千”句
夏日小岑叔李伯亮过魁圃得园字 衡茅栖隐处,恰是辟疆园。日涉堪成趣,时来可避喧。西陇情偏剧,东山道自尊。羲皇高卧稳,何必问桃源。 注释: 1. 衡茅:指简陋的居所。 2. 辟疆:开辟疆域或空间。 3. 日涉:每天游览或生活。 4. 羲皇:即伏羲,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创世者,此处比喻隐居生活。 5. 桃源:出自《桃花源记》,指一个理想中的避世之地。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李伯亮的隐居生活
这首诗是陆游的《初春感怀寄马孟高社丈》。以下是每句的解释: 腊尽年逾物候新,盈眸何处不风尘。 - 腊尽年逾:指农历年末。腊是指农历十二月,一年即将过去,年节已近;年逾则表示年岁已高。 - 物候新:自然界的气象变化和动植物生长情况。 - 盈眸何处不风尘:形容到处都是尘土飞扬的景象。这里用“盈眸”来形容诗人眼中所见皆是尘埃,强调了环境的恶劣。 沧波浩淼蛟龙斗,野况优游鹿豕伦。 - 沧波浩淼
首夏沿堤柳飏丝,送君归去黯然悲。 首夏指的是初夏时节,杨柳开始飘荡着细长的柳丝,诗人送别友人时心情黯然,充满了悲伤之情。 汪洋恺泽留心印,欸乃渔歌作口碑。 汪洋指的是广阔无边的水,恺泽指的是美好的恩泽,心印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欸乃渔歌是指渔民的歌声,口碑是指口口相传的故事或声誉。这里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期待,希望他能够留下美好的名声和故事。 珠浦云开帆度渺
【注】黄卓表见怀之作 冬深客思转萧萧,文苑书来破寂寥。 剑倚青蘋看斗极,诗成白雪傍云霄。 栖真津浦闲挥麈,寄傲蒲溪欲弃瓢。 叔度风流思聚首,几回扶策望征轺。 译文: 冬日的寒意渐浓,我的心思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得忧郁,就像这寂静无声的文苑里传来了书信打破了我的寂寞。 我倚靠在青萍上看着北斗星,我的诗已经如同冬天里的白雪一样飘散在天空之中,我的心情也仿佛已经达到了云端之上。 我在闲适地挥动着麈尾
注释: 朱明红杏雨,五月荔枝天。 夏天的景色如画,红色的杏花在雨中盛开,五月的荔枝树挂满了果实。 策杖怜南阮,耽眠有孝先。 我拄着拐杖,就像南朝诗人陶渊明一样,喜爱田园生活,沉醉于睡眠之中。 呼童烹茗熟,老圃荐菱鲜。 呼唤童仆烹茶,采摘菱角供我食用。 共嚼清真味,兼之叩五弦。 与朋友们一起品尝美味,同时弹奏琴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山居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诗意和生活气息
【注释】 玉宇:指皇宫。 冰轮:月亮的别称,这里指的是明月。 观涛:在长江边观看潮水涌来的景象。 乘子:指乘坐船出海,也比喻出外旅行。 梯月:指登上月台观赏月光。 香销:香气消散。 藉藉:形容光明灿烂的样子。 瑶笔:指写诗用的毛笔。 何如此夕工:意思是说,这诗写得比这月亮还圆。 【赏析】 本诗是诗人夜集时所作,分得“鸿”字,以自作诗题。全篇描写了作者在十五夜晚欣赏月景和吟咏诗歌的过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描述了他在庭院中种植的丫兰。 第一句“光风泛楚泽”描绘了丫兰生长的环境,光风指的是柔和的风,楚泽指的是楚国的土地,这里暗指丫兰生长在楚地。 第二句“迤逦到山家”描绘了丫兰的生长状态,迤逦指的是曲折延伸的意思,山家则是指山中的人家。 第三句“九畹同舒玉,双茎并吐丫”描绘了丫兰的生长形态,九畹指的是九亩地,舒玉则是形容丫兰的花朵如玉般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