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俊
诗句原文: 融融暖日正曛人,澹澹和风不动尘。 况是城南家又近,争教若个不寻春。 注释解释: - 融融:温暖而明亮的样子。曛人:使人感到温暖。 - 澹澹:形容轻淡,没有波澜。和风:温暖的春风。不动尘:不起尘埃。 - 况:何况之意。城南:这里指靠近城南的地方。家又近:自己家中也靠近。争教:怎能够说。若个:如何。 赏析: 《白下春游曲七首》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
白下春游曲七首 扑翠蛾儿称意匀,杏红衫子逐时新。 装梳莫讶朝来别,无奈桃花解妒人。 注释: 扑着翠色的蛾眉,妆饰得恰到好处,显得匀称美丽;穿着杏红色的衫子,紧跟时尚的步伐,时刻都保持着新鲜感。早上起来梳妆打扮,不要惊讶于朝霞中的离别,因为只有桃花才能懂得妒忌人的美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的活动,展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画面。诗中“扑翠蛾儿”和“装梳”等词
白下春游曲七首 双眉如黛发如云,背立踟蹰避使君。 忽觉香风来陌上,回身微动石榴裙。 注释: - 双眉如黛发如云:形容女子的眉毛细长如画,头发黑亮如云。 - 背立踟蹰:意思是说女子背对着主人站着犹豫不决。 - 忽觉香风来陌上:意思是说突然闻到了一股香气。 - 回身微动石榴裙:意思是说她转过身,轻轻摆动着裙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在春日里与使君共赏美景的情景
诗句:城市总居图画里,江山镇绕帝王宫。 译文:城市就像一幅精美的画卷,周围环绕着壮丽的山河和宏伟的皇宫。 注释:本句中的“图画里”比喻城市的美丽和宁静。“江山镇绕”指的是城市的四周被山脉环绕,景色宜人。“帝王宫”则是指城市中的宫殿建筑,显示出城市的繁华和尊贵。整句诗描绘了城市的美丽景观和历史底蕴。 赏析: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历史的厚重感
《研山中翰许歌者李生以名香久不见至书此戏之》是明代诗人何良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新声宛转动梁尘,歌罢谁云不断魂。一片好香消不得,明珠十斛为何人。} { 诗句翻译:"新声宛转动梁尘,歌罢谁云不断魂。一片好香消不得,明珠十斛为何人。"的诗意:一曲歌声宛若珍珠滚落梁间,歌声未落,众人已感叹不已,仿佛魂魄都随之飘散。然而,那珍贵的香料终究消散,无法再得,而那些价值连城的珍珠,又是为了何人
诗句解析: 1. 吴门怅别动经年:吴门,指苏州,古时以“吴”为地名。怅别,表示离别时的伤感。 2. 一度思君一黯然:一度,一次。思君,思念某人。黯然,形容心情沉重、不悦的样子。 3. 昔日歌钟成逝水:昔日,往日。歌钟,古代乐器,这里指欢乐的聚会。成逝水,如同流水逝去。 4. 旧游池馆荡飞烟:旧游,以前游玩的地方。池馆,指池塘和楼台等园林建筑。荡飞烟,形容环境清幽,但有如烟雾般飘渺不定。 5.
以下是对《听李节弹筝和文文水韵》逐句释义及其关键词注释的解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何良俊所作,表达了作者在听到李节弹奏筝曲时的感受。下面是诗的逐句翻译: 汩汩寒泉泻玉筝 - 寒泉如玉般清澈的水流声如同筝音一般悠扬。 泠泠标格映清冰 - 清冷的水声与筝弦的清脆相互映衬,仿佛能映出清冷的冰雪。 愁中为鼓秋风曲 - 在忧郁的情绪中,弹奏起了秋天的乐曲。 不负移家住秣陵 -
【注释】1.黄圣生:唐代著名诗人。 2.高楼弹筝:用玉筝弹奏。3.泠泠:声音清脆悦耳。4.飞峡泻寒冰:指瀑布飞流直下,溅起无数水花如冰花四散。5.羁人:离家在外的人。6.阳春曲:即“阳春白雪”,一种古琴曲。7.秋风:这里指萧瑟凄凉的天气。8.秣陵:今南京旧名。9.不畏:不畏惧,不受拘束。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弹筝图。首句写月光洒在高楼之上,照亮了玉筝
【注释】乙卯:年号,宋徽宗政和二年。青溪:在今安徽歙县北。质山:即大别山,在河南境内。李节:诗人的朋友。恒司马:唐代名将李勣(字世勣)封英国公。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清正的秋夜,与朋友赏月听筝而作。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结合,意境优美。 “虚馆鸣筝秋正清”,意思是说,在这清秋之夜,我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听到那优美的筝声传来。“清”既点明时间,又写出筝声清脆悦耳的特点
文休承和 泠泠寒玉泻秦筝,片片清声似断冰。 一曲浑疑李凭在,不知秋旅是金陵。 注释:泠泠:形容筝的声音清脆悦耳。承和:指诗歌的韵脚要和谐统一。“冷玉”:形容秦筝的声音像冷冰冰的玉石一般清脆。“李凭”:唐代著名琴师,善弹《王徽之》一曲。金陵:古都,今江苏南京。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筝声清脆,仿佛从秦地传来,又像是从冰上传来;后两句说好像李凭正在弹筝,不知道秋天的行旅已经到了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