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馆鸣筝秋正清,停弦掩抑最关情。
当年爱杀恒司马,赏会由来是此声。

【注释】乙卯:年号,宋徽宗政和二年。青溪:在今安徽歙县北。质山:即大别山,在河南境内。李节:诗人的朋友。恒司马:唐代名将李勣(字世勣)封英国公。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清正的秋夜,与朋友赏月听筝而作。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结合,意境优美。

“虚馆鸣筝秋正清”,意思是说,在这清秋之夜,我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听到那优美的筝声传来。“清”既点明时间,又写出筝声清脆悦耳的特点;“虚馆”二字表明主人不在家。“停弦掩抑最关情”,“掩抑”指弹奏时轻按、重按等不同的手法。“停弦”说明筝音已停,“掩抑”则表现筝手的情绪。这两句通过“虚馆”、“清”来衬托筝声,突出其美妙动听,也烘托出主人不在的寂寥之感。一个“最关情”道出了自己的心绪,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当年爱杀恒司马,赏会由来是此声”,意思是说:当年李白(字太白)爱听桓伊(字子野)弹琴,因为桓伊善弹《云门》之曲,他经常去听。桓伊善弹琵琶,能奏《云门》、《高山》、《渌水》三曲。《乐府题解》引汉应劭《风俗通义》:“桓君山(桓伊)善弹琵琶,为《云门飞鸟》、《巴人下舞》、《乱流飞泉》,又为《秦弄》。”这里用桓伊的琵琶来比喻筝声之美,进一步表现了筝声的悠扬动人。“赏会由来是此声”是说这种声音是自古以来人们欣赏的乐曲。

全诗从听觉的角度描写,把静听筝声的感受写得非常细腻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