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及
诗词名句“妾本巫山山下女,朝朝暮暮在阳台”出自明代叶春及的《代玉娥答 其一》,此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还深刻表达了对爱情深沉而持久的追求。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词原文: 妾本巫山山下女,朝朝暮暮在阳台。 可怜遗履轩前月,长照飞凫海上来。 2. 译文注释: - 妾本巫山山下女:我本是巫山脚下的女子。 - 朝朝暮暮在阳台:我每天每夜都在阳台上等待。 - 可怜遗履轩前月
注释: 1. 《送潘去华侍御还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去华侍御(官名)回朝所作,去华当时在岭南任职。《百六尚书》:“唐开元中,有敕令于岭南立学,选官子弟及诸色人等入国学者,皆先习百六书。”这里“百六书”即指《百六尚书》。 2. “独树空庭对著书”中的“独树”是指孤独,没有伴侣;“空庭”是指空旷的庭院;“对著书”是指专心致志地读书写作。这句的意思是说,我在空旷的庭院里
【注释】 送潘去华侍御还朝去华在粤著书名百六书成而召故次首及之:送别去华,他在广州著了《百六堂书》,现在又召他回朝廷。 蒲叶青青榴子红,还朝人识五花骢:青葱的蒲叶和鲜红的石榴,人们会认出这是一匹五色相间的马。 遥知宣室将前席,一一风谣达九重:远远地知道朝廷将要设宴请他们(诗人),一一风声传到了皇帝的耳中。 【赏析】 这首诗是送行诗。作者以热情洋溢的语言,描绘了友人去朝见皇帝的场面
【诗句解释】 1. 潘去华侍御:指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去华即去任侍御。侍御是古代官名。2. 百六书成:据《隋书·经籍志》载,《百六尚书》为汉郑众撰。《隋书·艺文志》载有郑玄注《百六尚书》,故称此书。《百六尚书》是一本传授“百六”的历法之书,其内容包括天文、历法等方面。3. 召故次首及之:因《百六尚书》而想起旧事,所以写下了这首诗。次首即次第,指按次序排列
白云山楼中 白云山下,山楼之中,云雾缭绕。 下山云雨上山晴,谁道山云亦有情。 白云山下,山楼之中,云雾缭绕。 云雾弥漫,如同人间的人情味。 却似道人心一片,无来无去又无生。 却似说人的心灵一片,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
【注释】 赋得海不扬波赠张将军:即《海不扬波》,乐府旧题,多写海上无风波的太平景象。张将军:指唐代诗人张九龄的祖父张说,曾任张九龄的父亲张去逸(字子寿)为相。 【赏析】 此诗是一首应制之作,以颂扬海晏河清,国泰民安的太平景象为主旨。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 首句“大星小星坠海中”是写景,用拟人手法,把星星比喻成落海中的珍珠,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海面的平静。第二句“海鲸东去水涵空”
注释:在燕市一起饮酒,谈论生事,梁思立和永明是亲兄弟。 他们驾车去到梁家,距离并不难到达。 如今的人只能看到古人的情意。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兄弟间亲密无间的友谊画面。诗人通过描绘酒宴上的欢聚情景,表达了对兄弟之间深厚情谊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亲情、友情的重视
【注释】1.潘去华:名应明,字去华。唐宪宗时进士,官侍御史,因直言进谏得罪贬为潮州刺史,卒于任上。 2.南迁客舍:在岭南(今广东)。 3.桄榔:木名,可制器具。4.五岭: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临贺等五条山岭,横亘广东北部,是当时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 5.主恩深雨露:意谓皇帝恩泽深厚如同春雨秋露。6.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与梁思立、谭永明、饮韦纯显宅 庭中月色明亮如玉,楼阁海涛般波涛。 门前沽酒卖裘换钱买醉。 相逢时怎能轻易告别醉? 二十年前结交如今白发人
飞泉直下几千寻,洒落云山紫翠深。 采得山花羞妾面,汲将泉水比侬心。 诗句释义: 1. 飞泉直下几千寻:描述山间飞流直下的泉水,水流之长令人难以想象。 2. 洒落云山紫翠深:形容瀑布如紫色的云雾般飘洒在青山绿水之间,色彩深沉。 3. 采得山花羞妾面:比喻山花的美丽让女子感到羞涩,也象征着女子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叹。 4. 汲将泉水比侬心:用泉水比喻自己的内心,表达了一种清纯、宁静的情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