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及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代玉娥答" - 这是一个提示性的短语,通常在诗歌中用作引入。在这里它可能意味着这是一首代某人所作或模仿某首诗的回应之作。 2. "醉归忘却玉搔头" - “玉簪”是一种古代女性用来装饰头发的饰品,此处指代“玉钗”。这句表达了诗人饮酒后回家的情景,以及他/她忘记了自己头上的装饰。 3. "藤蔓牵衣碧涧流" - 描述了一种生动的景象:绿色的山涧中,藤蔓缠绕着诗人的衣服
【注释】 太和:指唐高宗年号。李理雄:唐代道士,姓李名守雌,字子余,号玄真先生。“余”为字。 蚤(zǎo):早晨。名山:这里泛指名胜古迹。息机:道家术语,指修道得道。 焚香:点燃香料,表示虔诚。长掩白云扉:长期关闭云门山的门。 降应尽:指修炼的功夫已全部达到。杨花:柳絮,喻飘浮不定。雪飞:像雪花一样纷纷降落。 赏析: 此诗是诗人向道教大师李守雌表达敬慕之情的赠诗。诗中赞美李守雌淡泊名利
【译文】 将军骑白马,胡须紫且长,海上青山万点尖。夜深高堂罢歌舞,月照疏帘山月明。 【注释】 赋得 :诗歌的别称。 海不扬波 :指海平如镜。 赠张将军 :送给张将军。 将军 :此处泛指有地位的人。 白:白色。 紫虬髯:紫色的胡须。 虬:龙身蛇颈,无角的神话动物。 青翠:绿色。 尖:形容山峰耸立。 夜半:深夜。 高堂:高高的庭院。 罢 :停止。 歌舞:歌唱与跳舞。 山月:指天上的月亮。 疏:稀疏
【注释】 虢国:古地名,在今河南三门峡市。石粼粼:指石上的波纹。 罗袜:古代女子穿的一种细密而柔软的袜子。凌波:踏波而行。 仙家:道家。鲍家:即鲍昭君,西汉时人。黍珠:珍珠。宫里:宫中。 【赏析】 这首小诗是诗人对玉娥的赞美。玉娥,指宫女,也代指所爱之人。此诗以“赠”为题,从“赠”的角度落笔,先写玉娥的美,后写她的才艺,最后点出她的身份和来历,结构谨严。 开头两句写玉娥之美。泉声潺潺,水波涟漪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题目要求,然后结合注释,理解全诗意思,最后分析诗歌的内容、形式及思想感情即可.本题中,“微垣花隐刺桐深”,意思是花木掩映的宫墙深处,刺桐树郁郁葱葱;“公暇时为抱膝吟”,意思是闲暇之时,就抱着膝盖吟咏着这些诗句;“一曲瑶琴春万里”,意思是一曲《瑶琴》演奏,好像春天的阳光普照着万里大地;“不知棠树旧成阴”
百战曾经七尺躯,先登亲夺绣蝥弧。 知君不用尚书贵,夜夜青天泣灌夫。 诗句释义: 1. “百战曾经七尺躯”:描述张伯珍历经多次战争,其身躯虽被战斗磨砺得强健如铁。这里的“七尺躯”是古代对人的身材的赞美,常用以形容人的体魄强健或勇敢。 2. “先登亲夺绣蝥弧”:指的是在战斗中,张伯珍不畏艰难,率先冲上前线,夺取了象征胜利的绣有龙纹的盾牌(即“蝥弧”)
【注释】 赋得海不扬波:题下原注:张子寿,字子寿,蜀之成都人也。天圣中,以太庙斋郎为河阳三城使,坐赃罪免官。后复用为益州判官,卒于官。 大舶:大的船。乘风:顺风航行。马不如:不如马快。 孤城落日莽萧疏:一座孤立无援的城池,在落日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荒凉、萧条。 即今:如今。空:空旷。水天连碧:水天相接一片碧色。 【译文】 大船乘着顺风行得比骑马还快,一座孤城在落日中显得格外荒凉、萧条
【注释】 涉涧登台:指诗人在山中游览时,经过小溪登上山顶。鬓半松:鬓发已经半白了,这里形容人的年岁已高。玉娥相对:指诗人与仙女相对而坐。峰:山峰,这里指仙女的住所。千杯劝尽不知醉:意思是喝了很多酒,但仍然不醉。手挹飞泉入酒钟:意思是用手捧起瀑布般的清泉倒入酒杯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仙境生活的诗,表现了人世与仙境的对比,以及作者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涉涧登台鬓半松”,点出题旨
诗句原文:千峰斜日一枰残,月上霓裳驾鹤还。 译文注释:千座山峰在夕阳下显得斑驳陆离,如同棋盘一般。月亮高悬,仿佛披着霓裳的仙女驾着仙鹤归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看到的一幅美丽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的人生哲理,即人生的短暂和美好时光的珍贵
积水澄波静不流,两星相对镜中浮。 释义:水面平静如镜,没有一丝波澜,天上的星星像两颗明亮的宝石,在天空中相对而立。 灵槎岁岁天边下,共指寻源博望侯。 注释:灵槎,即木筏子,古人用它来渡过长江;博望侯,指张骞,汉武帝时出使西域的使者。 赏析:这首诗以水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面景象。前两句写湖面的平静与星星的明亮。后两句写木筏和张骞的故事,寓意友谊长存。整首诗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