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及
詹侍御游匡庐折肱不果(闻君名籍系沧洲,杖策寻仙不可留) 闻君名籍系沧洲,杖策寻仙不可留。 九派春愁连楚泽,五峰清梦满江州。 题诗忽动烟霞色,伏枕俄惊日月流。 望气自怜关令尹,何时函谷度青牛。 注释: 1. 闻君名籍系沧洲:听说你的名字叫籍贯,你被记录在沧洲。 2. 杖策寻仙不可留:拿着拐杖去寻找仙人是做不到的。 3. 九派春愁连楚泽:九派的春天的忧愁连接着楚泽。 4. 五峰清梦满江州
【注释】 饮洪子崇宅:指在洪子崇的住宅中饮酒赋诗。 率尔:随意,即兴之作。 节序:节气、时令。 叶县:地名。在今河南省叶县。 三山:传说中的蓬莱三座神山。 霄汉:天空。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洪子崇家酒宴上应命所作的酬赠之作。 首联:“高堂华烛坐更阑,节序逢秋暑欲残。” “高堂”指洪子崇家宽敞华丽的厅堂,“华烛”指华美的蜡烛,这里形容灯火通明,照得厅堂犹如白昼。“坐更阑”说明夜已很深了。“节序”
【诗词原文】: 清海台送陈山人入京得山字 旧游词客又燕关,岁莫逢君一解颜。 把酒高台县落日,题诗寒色满苍山。 黄金宫阙行看近,白发风尘且未还。 天上故人如见问,将携妻子鹿门间。 【注释解释】: 1. 清海台送陈山人入京得山字:指作者在清海台送别陈山人的诗句,其中"山字"可能是指山的名字或者某个与山有关的字。 2. 旧游词客又燕关:指作者与陈山人为过去的老朋友,他们曾在燕(今北京附近)这个地方相识
【解析】 题江秀才莲花草庐严城东下敞书台,重镇身曾辟草莱。倚杖潮声三岛接,卷帘山色五公来。青云高并芙蓉湿,落日遥从睥睨回。四壁萧条君自爱,汉王元羡长卿才。 注释:严城:指扬州。江秀才:即江淹。莲花:指莲花池。敞书台:指在莲花池旁建了一座亭子。重镇:指扬州刺史。身曾辟草莱:指曾在扬州任刺史。三岛:泛指扬州附近岛屿。卷帘:指把窗帘卷上去。五公:泛指扬州的名流士族。青云:指朝云暮雨。芙蓉:指荷花
秋登大武山 海上芙蓉万仞开,翠含飞阁亦奇哉。 檐前日抱扶桑上,树杪风吹碣石来。 哀壑莫云看倚剑,高秋落叶伴登台。 东南天柱雄今古,安得楼船下濑才。 注解: 1. 海上芙蓉万仞开:海上的芙蓉(荷花)在万丈高的山岭中盛开,景象极为壮丽。 2. 翠含飞阁亦奇哉:绿意盎然的山岭中,有座飞阁,其景色之奇特难以言表。 3. 檐前日抱扶桑上:在亭子前面的屋檐下,可以看到东方的太阳(日)。扶桑,即太阳。 4.
奉送岭西王公参政湖南 蒲柳空嗟犬马年,只应松柏晚犹妍。 漫劳一郡推麟笔,岂有三长过马迁。 藻井夜登穿海月,桂林秋泛澹江烟。 论文后会知何地,遥望清光北斗边。 注释: 奉送:赠送。岭西:指岭南地区,这里代指湖南或江西一带。王公:对人的一种尊称,这里指王公大人。参政:辅佐政事的官员。湖南:指唐代的湖南道、今湖南省。 蒲柳:指草木随风摇摆的样子,比喻衰老。空嗟:徒自叹息。犬马年:借指年老。只应:只该
【译文】 听闻中山有书箱,太行山风雨交加又何如。 青春时期我鸣琴之后,明月照人我按剑之时。 傍晚时分阴崖上窥看罔两,国家危在旦夕沧海满樵渔。 凌云彩笔谁不羡慕,早晚君王会来询问子虚。 注释: 1. 漫题柬徐弼卿张仲矩二国子陈巽卿洪子崇江惟城三茂才:此诗是诗人为朋友徐弼卿、张仲矩、陈巽卿、洪子崇、江惟城等人写的,以“漫”字作为开场词,表明这首诗没有固定的韵律或规则,而是随性而为。 2.
惠安有三岐麦六岐稷,士民赋诗赠奉答。 几回春雨祝年丰,共说三岐陇麦同。 千载惭吾非汉吏,七闽斯地有唐风。 人家废井黄巾后,海岸飞沙白苇中。 击壤自须歌帝力,满车谁敢窃天功。 注释: 1. 惠安有三岐麦六岐稷——惠安有三岐和六岐的麦子,是当地的农作物。 2. 士民赋诗赠奉答——当地的士人和民众为表达对皇帝的敬意而写诗。 3. 几回春雨祝年丰——多次的春雨预示着丰收。 4.
诗句输出: ``` 为爱罗浮四百峰,筑台江上看芙蓉。 青苔坐扫蛟龙动,白发游怜鹤鹿从。 云起锦屏开绝壁,雨晴素练挂疏松。 问余石洞幽栖处,东望巑岏第几重。 ``` 译文注释: 这首诗以壮丽的景色为背景,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边景象。诗人站在高台上欣赏着远处的山峰,那些山峰仿佛是罗浮山上的四百座高峰,它们在江面上倒映出来,宛如盛开的荷花
奉送岭西王公参政湖南 攀车夹道走群黎,揽辔重清粤岭西。 虎踞深山藜不采,雉飞平野麦初齐。 藩分江汉雄三楚,笛奏烟云散五溪。 南顾即今纾圣主,禁城春早听霜蹄。 注释: 1. 攀车夹道走群黎:形容道路两旁都是官员和百姓,他们纷纷来送行。 2. 揽辔重清粤岭西:意思是握住马缰(辔),再次来到岭南的西部。 3. 虎踞深山藜不采:比喻地方长官如虎般威严,即使深山老林也不去采摘藜草(一种植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