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中山有箧书,太行风雨复何如。
青春愧我鸣琴后,明月投人按剑馀。
日落阴崖窥罔两,时危沧海满樵渔。
凌云彩笔谁无羡,早晚君王问子虚。

【译文】

听闻中山有书箱,太行山风雨交加又何如。

青春时期我鸣琴之后,明月照人我按剑之时。

傍晚时分阴崖上窥看罔两,国家危在旦夕沧海满樵渔。

凌云彩笔谁不羡慕,早晚君王会来询问子虚。

注释:

  1. 漫题柬徐弼卿张仲矩二国子陈巽卿洪子崇江惟城三茂才:此诗是诗人为朋友徐弼卿、张仲矩、陈巽卿、洪子崇、江惟城等人写的,以“漫”字作为开场词,表明这首诗没有固定的韵律或规则,而是随性而为。
  2. 闻道中山有箧书:听说中山(指魏国)有书箱。
  3. 太行风雨复何如:太行山的风雨情况如何呢?
  4. 青春愧我鸣琴后,明月投人按剑余:我的青春时期,曾因弹奏音乐而感到羞愧,也曾因手持宝剑而感到自豪。
  5. 日落阴崖窥罔两,时危沧海满樵渔:太阳落下的时候,我在阴暗的山崖上观察着虚幻的景象。国家面临危险,沧海变成了渔人的家园。
  6. 凌云彩笔谁无羡,早晚君王问子虚:谁能不被那高耸入云的彩笔所羡慕呢?总有一天君王会来询问关于子虚乌有的事迹。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全诗以议论为主,兼以抒情,通过描绘山水景物,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忧虑。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豪迈气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