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识记和积累,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要求。本诗首句是说:随大众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修行吧;二、三句的意思是:不要以为烧香可以种福田(即功德田)了,因为佛家讲究因果报应;第四句的意思是:白鹤峰头我啸一声,不知道谁是那野狐禅(指佛教禅宗,禅宗的修行者往往披散头发、身着衲衣,不拘小节)。“便随大众说西天”意为
注释: 南游同唱郢人歌,楚水闽山路几何。 在南方游玩时,我们一起高歌郢人的歌曲,那美丽的江水和蜿蜒的小路在哪里呢? 欲向天涯寄杨柳,祇怜攀折已无多。 我想将这柳枝寄给天涯的朋友,但可惜已经很难再见到这样的美景了。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韦纯显赴泰和赴任,诗人作此诗以赠别。前两句写两人同唱郢人的歌曲,赞美郢中美景;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惋惜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注释:韦纯显即将前往泰和,我写下这首诗送给他。 三忠祠在上东门,古道飞沙白日昏。 三忠祠位于京城的上东门附近,古道上飞扬的黄土与白昼的阳光一同昏暗。 唯有前朝松柏树,霜枝聊可赠王孙。 只有前朝留下来的松柏树枝,虽然已经失去了生机,但它们依然坚韧地生长着。这些枝条可以作为礼物赠予你,希望你可以珍惜并好好使用。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三忠祠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
峡江渡 明代诗人叶春及诗歌赏析 1. 诗歌原文 峡江亭前秋叶多,峡江渡口足风波。 知君急渡如江水,帆影先开奈尔何。 2. 诗句解析 - 峡江亭前秋叶多:描述峡江亭前的秋季景色,树叶众多,增添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 峡江渡口足风波:峡江渡口因江流湍急,常有波涛汹涌的情况,反映出峡江河流的险峻。 - 知君急渡如江水:形容知友急切地渡过江水,如同江河之水一样自然流动。 - 帆影先开奈尔何
诗句释义及译文 太乙宫前月满时,沧波万顷碧琉璃。 注释: - 太乙宫:指道教中的宫殿名,这里特指某个与月相关的道教场所。 - 沧波:指深蓝色的波浪,常用来形容水色或水面。 - 碧琉璃:碧绿如琉璃的宝石,常用于形容美丽而深邃的事物。 译文: 在太乙宫前,当月亮圆满的时候,海面上泛起了深蓝色的波浪,宛如一块块碧绿色的琉璃。 手持玉笛瑶坛上,吹起凌空锡杖飞。 注释: - 玉笛
注释:我与韦纯显共同游历了二十年,柳丝长长地绾着万条烟。 我如今天涯沦落,心中满是愁绪,即将与你分别,你将西去江边,而我将在燕州等待。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伤感和对前途的迷茫。首句“书剑同游二十年”回忆了两人共度的时光,第二句“柳丝长绾万条烟”描绘了两人在河边的景色,第三句“天涯落魄愁分手”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
在明代,叶春及的《答真空上人其一》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诗人简介:叶春及(约1396年—1475年),字子高,号铁庵,又号铁庵道人、无垢道人等,浙江德清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与宋濂、刘基、张羽、黄省曾并称为“元末明初六大才子”,其诗歌多以咏史抒怀为主,兼有山水田园之作,尤善七言绝句。 2. 诗歌原文: 佛氏生憎五蕴山,须弥原只在人间。
【释义】: 隔树蝉声度翠屏,穿林涧水倚栏听。行人一到扬镳去,惟有清风恋竹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清风亭中听到蝉声和流水声,看到行人离去后独自欣赏美景的情境。诗人通过描写环境、声音和行动,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注释: 1. 题茶洋驿清风亭:这是一首诗的名字,题目中的"茶洋驿"和"清风亭"都是景点的名称
译文: 傍晚在彭城驿停泊下来,眼前是落日的余晖映照着一片苍茫。 春天的景象已经消失在遥远的旅途尽头,而家乡和国家的形象在梦中出现。 为了事业感到羞愧,镜子里的容颜不再年轻;风尘满面的我换了一身素衣。 只有坐在鳄湖边上,悠闲地坐在钓鱼矶上,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注释: 1. 晚泊彭城驿(páng bó péng chéng yì):傍晚时分在彭城的驿站停留并泊船。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市,位于苏、鲁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逐句释义”“注释”“赏析”等,明确答题方向,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分析作答。 “有中说有还归有”,意为:有人说有,就又认为有。“我”用“说”来否定之,表示自己的看法。 “无里谈无又著无”,意为:没有里就没有,没有就又没有。“无里”指虚无。“著无”指不执著。 “我把此言来印证,恰如明月照江湖”,意为:我用这句话来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