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绛
【译文】 城南有个隐士,种了一万多竿竹子。 竹屋中小茅屋,只有一丈宽。 竹叶荫阶绿,夏日竹声寒。 白发长满两鬓发,童颜真是好。 出入万竿竹林中,像转动的丸子一样敏捷。 砍竹子换新谷子,卖竹子交税。 没有衣食之苦,谁还说他心中不安? 【注释】 1. 访胡星卿:访问胡星卿(作者),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乡,通过访问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情感。 2. 城南:在城市南部,即城郊或乡村地区。 3. 高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入罗浮住石洞作 微风动林木,细雨飘然至。 秋尽气还佳,萧萧入我寐。 揽衣念前哲,明时上封事。 骸骨归山阿,学术承洙泗。 悠悠百年内,俎豆存真意。 圣贤久不作,斯文恐将坠。 嗟予老未闻,徒然负此志。 诗句注释 - 入罗浮住石洞作: 到罗浮山上居住并在石洞中定居下来。 - 微风动林木: 微风吹过山林,草木摇曳。 - 细雨飘然至
【注释】 燕地:指秦。秦地在燕的北面。悲风:凄切的秋风。雨雪:雨,名词;雪,名词,组成名词。密:稠密,多。织:像丝一样密集。嬿婉:柔美的笑容。慰:安慰。忧与戚:忧虑和悲伤。衣、食:衣食。志岂:意。志:意志。所识:所了解或认识。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别友人魏时所作,全诗四句,语言朴素,感情真挚,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首句写“燕地”之“多悲风”,“燕地”即秦地,秦地在燕北,气候寒冷
这首诗是魏晋时期诗人左思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十载慕颜容:十年来仰慕对方的容颜,表示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 2. 五日事离别:五天后就要与朋友分别,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离别感到的哀伤。 3. 悲歌易水傍:在易水边悲伤地唱着歌曲,易水是中国古代的一条河流,位于河北省,这里指代的是河北易水。 4. 心为今日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圈定本题考查的要点,最后对诗歌进行整体理解,具体分析。 “席门挂深巷”一句是说诗人寄居于惠阳的穷巷小室,其门悬挂于深深的巷子里。这一句点明了作者所处的境况,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境况的无奈。“草屋亦参差”一句是说草屋也参差不齐地分布在巷子之中,表现了环境的艰苦。“虽非菀葭墙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世代去如驶,昨日又今日。 昂昂七尺躯,知非不化物。 车马狭道旁,功名终不实。 二氏良玄幻,君亲两相失。 先师有遗训,勉之可入室。 徒然事糟粕,无乃太粗率。 东邻散诞子,美哉圣贤质。 注释: - 世代去如驶:世代如同疾驰而过的马车。 - 昨日又今日:时间飞逝,昨日的事情今天可能已不再存在。 - 昂昂七尺躯:形容人的身材挺拔,像七尺高的身躯一样高大。 - 知非不化物
【注释】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独自坐着,欣赏明月和松树的风声。 明月照衣带:明亮的月光洒在衣带上。 松风吹我怀:松树的风声吹拂着我的胸怀。 何必饮美酒,兹事亦殊佳:为什么非要喝酒呢,这美好的景色也是如此美好。 纷纷复纷纷,多恐与吾乖:纷繁复杂的事情又纷繁复杂起来,恐怕要离群索居了。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表达了他晚年闲居的生活感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平仄相间,音调和谐,韵律流畅。
【注释】 入罗浮住石洞作:我进入罗浮山,住在石洞中。罗浮,山名。住,住宿。 清晨策高足,游我罗与浮:早晨,我驾着马车去游览罗浮山。策,驾车,这里指驾驭马车。 投身入石洞,暂息石上楼:我跳下马车,走进了一个山洞,在石壁的高处休息下来。 流览先贤迹,道德良难俦:浏览了前代名人的遗迹,发现他们的德行真是难得可比。 日夕凉风至,深谷有馀秋:傍晚,凉风习习而来,深谷里弥漫着秋天的气息。 自吟还自咏
诗句: 铁笛一声山上寒,岭云溪月夜漫漫。 译文: 山中的夜晚,寂静而清冷,仿佛只有铁笛发出的音符回荡在山谷间,带来一丝丝的暖意。远处的岭上云雾缭绕,月光洒在静谧的溪流旁,夜色无边无际。 注释: 1. “铁笛一声”:形容声音洪亮有力。2. “山上寒”:指山中寒冷的气候,给人一种清冽的感觉。3. “岭云”:指的是岭上的云雾。4. “溪月”:指的是溪边的明月。5. “夜漫漫”:形容时间过得很慢
【注释】 萼绿华:神话中的仙女名。环佩光:指仙女的衣裙闪烁着光芒,像玉环一样。千山夜静百花香:指在寂静的月夜下,山上的百花散发着阵阵芳香。遮舞:歌舞。瑶台: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无事:没有什么事情。都歌罢、归去忙:都唱歌结束了,忙着回去。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瑰丽的色彩、明快的节奏和清新的语言赞美了花的美丽。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象丰富鲜明,构思新颖巧妙,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