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绛
【诗词正文】 数株杨柳读书堂,大雁山南金竹冈。 万里西江门外过,与君胸次合相当。 【注释】: 杨柳:柳树。 读书堂:指书斋。 金竹冈:即金竹山,在今江西新干县东北。 万里:极言路途遥远。 西江门:指九江城西门。 过:经过。 相当:相称,相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友人胡大灵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慕之情。首句“数株杨柳读书堂”,写诗人与朋友同游于山水之间,结庐读书,意趣高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考生对诗中每句的词义及作用进行赏析,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首先,理解全诗,把握诗意,这是赏析的前提。然后抓住关键字词,分析其含义、特点及表达效果。最后点明手法或表达的情感。 “郊西篱落菜花初”,意思是:郊野东边篱笆边上的菜花刚刚开过
第一句“二年离别在西园”,意思是两年多前,我和胡大灵在西园分别。西园是古代文人聚会的地方,这里可以代表诗人的社交圈和生活圈子。 第二句“远梦悠悠不可言”,意思是我的思念之情像远方的梦境一样悠长而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胡大灵的深深思念之情。 第三句“几欲扁舟相过访”,意思是我曾多次想乘扁舟去拜访他。扁舟是指小舟,这里指小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与胡大灵见面的愿望。
【解析】 此诗是作者寄情于景,寓情于物而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对友人真挚的情感。 (1) “白鹤峰头春月明,黄塘树里子规啼”,首句写景,点出时间、地点、人物;次句写人,交代了人物的身份。白鹤峰头春月明,黄塘树里子规声,这两句写景,点出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站在白鹤峰上,遥望皎洁的月光洒在黄塘边的树上,听到子规声声啼鸣。 (2) “夜深独自开瑶瑟,山客谁知素女情”
【注释】 梁药亭:作者的朋友。 挟瑟归来路八千:指回到家乡的路程遥远,有“归途遥遥”之感。 米囊:用布做的袋子,这里指装粮食的布袋。 闲厅:书房。 只自弹归雁:只有自己一人在弹《归雁》曲。 识此弦:懂得这根琴弦的音调。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通过“挟瑟”、“归雁”“米囊”等物象,抒发了人生易老、壮志难酬的感慨。前两句是说,携着琴回家的路途遥远,米袋里盛满了鲜花而米袋也显得特别鲜艳
西湖后曲 布帆高挂夜风寒,漫把银筝向月弹。 罗袜罗衫裁几样,隔堤楼是不相干。 诗意及译文解析: 1. 诗句解读:“布帆高挂夜风寒”,描绘了一幅夜晚,帆船在寒冷的海风中航行的场景。这里的“布帆”指的是船上的帆布,而“高挂”则暗示了船只在海上行进的状态。夜晚和寒风共同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坚定的氛围。 2. 译文:布帆高挂,夜风凛冽,我在寒风中航行。 我轻拨着银色筝弦,仿佛弹奏着月光下的乐章。
注释:在村中听到你又住在芙蓉,整日吟诗对岸松。想去看草堂朗诵新诗,但水云遥隔,一重又一重。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在自然中的闲适生活。首句“村居闻复住芙蓉”,描绘了诗人居住的地方,芙蓉花盛开的美丽景象。第二句“终日吟诗对岸松”,表达了诗人整日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的情景。第三句“欲访草堂诵新句,水云遥隔一重重”则描绘了诗人想要拜访草堂,朗诵新诗的渴望,但由于水云遥隔
注释: 1. 家二兄:指作者的哥哥,字子美。入罗浮:进入罗浮山。罗浮山在今广东境内。余之循州:我到循州(今广东阳江县)。承陈独漉珠江送别后却寄:受友人陈独漉的饯别的邀请,在珠江边作诗相赠。 2. 同君食罢武昌鱼,建业江头又寄居:和您一起吃完饭后吃了武昌鱼。建业,即建康,今南京,古称建业。 3. 等闲须著纪游书:随时都应写一篇游记来记录这次相聚的快乐。 赏析:
【注释】 百峰山:在今安徽泾县。陶握山:指陶渊明。陶渊明有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五柳居:指陶渊明所居的五柳先生园。 【赏析】 《寄陶渊明》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他的好友、诗人、画家和音乐家陶渊明的一首赠别之作。此诗写陶渊明隐逸山林,与世无争。 首句“百峰山下石塘清”,描写百峰山脚下的景色:清澈的溪流绕着石塘蜿蜒流淌,水声潺潺。 次句“草屋萧萧亦称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注释】 莺:黄鹂鸟。芳菲:花草香气。行行:频频。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里一个陶士人在野外行走,欣赏野花的美景。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在春天里行走的情景。其中“日及芳菲满路傍”这句,描绘了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到处都是花香四溢,让人陶醉。而“料得此时陶处士,行行且嗅野花香”这句,则描绘了诗人自己行走在田野间,一边走一边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愉悦。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