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绛
【注释】 百峰山:在今安徽泾县。陶握山:指陶渊明。陶渊明有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五柳居:指陶渊明所居的五柳先生园。 【赏析】 《寄陶渊明》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他的好友、诗人、画家和音乐家陶渊明的一首赠别之作。此诗写陶渊明隐逸山林,与世无争。 首句“百峰山下石塘清”,描写百峰山脚下的景色:清澈的溪流绕着石塘蜿蜒流淌,水声潺潺。 次句“草屋萧萧亦称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注释:家二兄,指我兄弟。罗浮山,位于今广东省增城县境内。余之循州,即余的家乡。承陈独漉,《论语·微子》中说:“受业于陈良”后,“去沛,见大父容”。独漉,指独自在河边洗酒器。珠江,即今天的珠江江。后却寄,指后来的书信。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岭南任官时写给在家乡任职的弟弟的。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和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首联描绘了家乡春耕的景象;颔联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何绛的《西湖后曲·栖禅寺口月明时,欲系扁舟限柳丝。岂是薄情离别易,亏人折尽路头枝。》,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想要系上小船离开的场景,但诗人却不忍心离去,因为离别容易让人伤心。 “栖禅寺口月明时”这一句,以栖禅寺口为背景,描绘出月明之夜的景象。这里的“栖禅寺”,可能是指杭州的某个寺庙,也可能是作者的寓所或者他曾经游览过的地方。而“月明时”则点明了时间,可能是在夜晚,也可能是在白天
西湖后曲 绿琴弹罢月空明,鸟语花香水复清。 昨日刺船人不见,先生无乃善移情。 注释: 1. 《西湖后曲》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作。全诗通过对西湖夜色、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绿琴”是指诗人手中的琴,这里代指诗人自己。诗人在弹奏完琴乐之后,湖面月光明亮,周围的景色也显得格外美丽。 3. “鸟语花香”是形容西湖夜晚的美好景象。鸟儿在树枝上歌唱着
【注释】 家二兄:指作者家中的两位兄长。入罗浮:入朝做官。余之循州:在今广东惠阳一带。承陈独漉:承蒙友人陈独漉赠送的酒。珠江:珠江口,在今广东省。后却寄:后来寄来。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送别朋友而作。前两句写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雁翅”句写诗人和友人分别的时间已很长了;“一回相忆”两句是说每逢相见都倍觉情深意长。末句“白发上头不再玄”,是说白发已至头顶,但依然保持少年时的风采
孤山山上吊忠魂,难听高秋半夜风。 叔父山河今已改,留都虽捷亦成空。 注释: 1. 孤山山上吊忠魂:孤山是杭州西湖的著名景点之一,山上有许多与宋朝历史相关的遗迹和文物。这里的“吊忠魂”指的是对那些忠诚于国家、为国捐躯的人们的纪念和哀悼。 2. 难听高秋半夜风:高秋指的是秋天,半夜风则是形容夜晚的微风吹拂的声音。这里的“难听”意味着这种声音让人难以忍受,可能是由于风声过大或者凄凉的气氛所导致。 3.
西湖后曲 谁家年少泛湖船,永夜清歌对月圆。 红日渐高犹未觉,玉杯狼藉尚缠绵。 注释: - 谁家年少泛湖船:是谁家的少年在泛湖船? - 永夜清歌对月圆:整个夜晚都在唱歌,月亮又圆又亮。 - 红日渐高犹未觉:红色的太阳升得越来越高,但少年仍然没有意识到。 - 玉杯狼藉尚缠绵:酒杯被打翻在地上,还残留着一些痕迹。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景色和人们生活情趣的诗
西湖后曲 芰荷过尽出蒹葭,下郭村前月色斜。 山近罗浮无恶虎,如何闾巷少人家。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西湖夜景图。诗中以荷叶、荷花的繁茂和村庄前月亮的斜照为背景,营造出宁静而优美的自然氛围。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远方,指出虽然山林靠近罗浮山但并未出现恶虎,却为何村落中人烟稀少。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问,表达了对西湖美景及人文环境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虑与无奈
元戎小队朔方音,船上吹笳到夜深。 遮莫游龙山下过,恐伤司马旧雄心。 注释:元代的将军队伍中传来了北方的号角声,在夜深时分,他们吹起了悠扬的笛子。即使经过西湖的游龙山,也不会惊扰我内心的雄心壮志。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一群北方士兵一起乘船游览西湖的情景,他们在夜晚吹起笛子,发出悠扬的声音,直到天明。尽管经过风景秀丽的游龙山,但诗人并未因此而分散他的注意力,反而更加坚定了他追求理想的决心
注释: 西湖的月亮,就像往日一样明亮。今天,我又来这湖边游玩,不禁感叹时光的变迁。记得十年前,我们在湖上分别,你将玉簪除下,赠给我新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往昔与爱人在西湖相会的回忆。诗人回忆起十年前在西湖上的那段美好时光,那时两人如胶似漆、情意绵绵。然而,如今诗人却独自来到西湖,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思念。他回想起与爱人分别的情景,她将玉簪除下送给自己作为纪念。这些细节都深深地触动了诗人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