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绛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首句“无诸国远三千里”:此诗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奉济驿与诗人所在地之间的距离之遥远。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送别的艰辛和距离的遥远。 2. 次句“草履行时不觉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行走过程中对于时间和距离的感知逐渐模糊,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到了很远的地方。这种感受反映了旅途的漫长和时间的流逝感。 3.
【注释】 圭峰:即圭峰山,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 杜宇声声溪水流:相传杜宇(杜鹃鸟)每年春天鸣叫时,它的啼叫声能传遍山谷,故有“鹃啼闻四野”的说法。 松楸:指墓地上的松树和楸树,也代指墓地;这里指坟地。 郊西:郊外的西边。 新丘垄:新修的坟墓。 曾得佳儿一上不:意思是说,曾经有一个好儿子,现在已经去世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1236年(南宋宝祐六年)春到绍兴游览时所作
诗句释义: 1. 瓢笠春风向海隅,官衙宾席已先虚。 - "瓢笠":这里指的可能是和尚或行者的行囊,用来遮风避雨。 - "春风":春天的风。 - "向海隅":朝着海边。 - "官衙宾席":官署中接待宾客的座位。 - "空闻水族由来美":只是听人说水中生物(可能指的是海中的鱼)自古以来就是美味佳肴。 2. 水族由来美,可惜高僧不食鱼。 - "水族":这里泛指各种水中生物,特别是鱼类。 -
【注释】 ①赛娥:唐代李德裕之妻,善诗词书画。校书:官名,掌修撰、注疏等事。②黄四娘:即黄氏女。③江橘:柑橘类水果。④饱风霜:经受了风吹日晒的考验。⑤赏析:此诗写老来怜香惜玉,赞美了李德裕的妻子赛娥的才情和美德
【注释】 天木黎:地名,在今浙江余姚市。雨亭:指张岱的好友徐渭。六圆上人:法号圆明,住持六圆寺。清磬:佛教乐器,击之有声。山屐:登山用的鞋。白头僧:即老和尚。把:开启。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是作者在游览故乡之余,到天木黎拜访友人时写下的。 首句“枳花树树啼春鸟”,写诗人来到家乡,看到满眼的枳花,树上的鸟儿在叽叽喳喳地唱着春天的歌。第二句“梅子青青客到来”,写的是诗人在梅树下见到久别的友人
【注】上人:对僧人的敬称。海丰,即今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苏轼有“江心云林寺”,故称云林笔。 两岸青山啼鹧鸪,船头白发僧跏趺(jiēfū) 。 注释:两岸,指长江两岸。青山,指山峦。啼,形容鹧鸪鸟叫声凄切。 僧,指僧人。 趺,佛教徒盘腿而坐的姿势。 译文:长江两岸青山翠绿,山峦之间传来了鹧鸪鸟的叫声,船头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僧人。 赏析:诗人乘舟沿江行至海丰县,看到两岸青山环抱,山间鹧鸪声声
【注释】1.翠微:指青翠的山峰。2.偶随流水下人间,又睹归云忆旧山:诗人在山中闲居时偶然看到从山下流过的溪水,又看到了天空飘过的白云,想起了自己曾在山上居住。3.最爱夜来投宿处,驿楼风定一镫闲:我最喜爱晚上去投宿的地方,因为那里只有一盏灯,没有其他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闲居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偶随流水下人间”,诗人在山中闲居时
注释: 粤王旧国几翻新,满眼高车触路尘。 粤王,指南越武王赵佗,他在秦朝灭亡后建立了南越王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岭南地区的旧国已经经历了几番变革,如今满眼都是高车疾驰而过的尘土。 余亦白头君渐老,山中桂树恐嗤人。 余,作者自称;白头,形容头发花白;君,指陶握山;老,年老;山中桂树,指陶握山的桂树,这里暗指诗人自己;嗤,嘲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的头发也花白了
注释1:寄梁药亭 - 寄,写给;梁药亭,可能是某人的别号或雅号; 注释2:野花朵朵映柴扉 - 野花,指山野中的花草;朵朵,形容繁多;映,照在…上;柴扉,柴草编的门; 注释3:春水初深虾虎肥 - 春水,春天的水;初深,刚刚上涨;虾虎,即虾蟆,一种蛙类;肥,胖; 注释4:雨后平田千亩绿 - 雨后,下雨之后;平田,平坦的土地;千亩,面积单位;绿,绿色; 注释5:开窗坐看白鹇飞 - 开窗,打开窗户;白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考核内容,如意象、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然后结合着诗句进行分析。 “相逢”二句,诗人与法王久别重逢,感慨良多。“相逢”二字点出二人的相遇,既在城边旧识之基础上,又在僧俗之间;“已是”两句表明自己已经是一位法王,但与法王的身份相去甚远,因此只能远远地目送对方离去。“名山”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你将遍游名山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