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绛
【解析】 此诗为诗人留别不退和尚所作。全诗以“小金山”为中心,描绘了小金山的景色和作者与不退和尚的情谊。首联写小金山的美景,“新栽松柏已成围”,点明时间是在春天。颔联描写小金山中的石门峰、竹径等景物,表现小金山的美丽和宁静。颈联写傍晚时分,诗人独自坐在船上欣赏着夕阳,数着僧人归去,表达了诗人对不退和尚的留恋之情。尾联写诗人在夜晚欣赏着月亮,还约好春天再来此地赏景。全诗语言清新质朴,意境开阔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病从关河秋尽走红尘,千里驰驱信苦辛。 - 注释: “病”指疾病;“关河”指的是中国的黄河与长城;“秋尽”指秋天结束时;“走红尘”表示四处奔波;“千里”形容距离之遥远;“驰驱”即快速行驶或奔波;“信苦辛”指辛苦且充满艰辛。 - 译文: 我的疾病是在秋季结束之后,四处奔波于尘世的红尘中。 2. 父母此身应自爱,影形惟汝是相亲。 - 注释: “父母”指双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草屋萧萧白日荒,哀君事事断人肠。 “草屋萧萧白日荒”描述了一幅荒凉的场景,草屋显得破旧不堪。“哀君事事断人肠”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朱三质的深切思念和悲痛之情,这种思念和悲伤如同刀割一般。 - 鼠衔画笔藏阴瓦,仆卖图书供冥香。 “鼠衔画笔藏阴瓦”形容朱三质的坟墓周围环境恶劣,老鼠在阴暗处衔画笔。“仆卖图书供冥香”则描绘了朱三质生前热爱读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和程周量都门寓居》的后半部分。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 1. 绿槐门外解征鞍 - “绿槐”指的是门前的槐树,常在古代诗文中用来象征春天或者离别。这里可能是作者刚到长安,站在槐树下,卸下了旅途中的鞍马。 2. 暂听乡音似梦残 - “乡音”指的是故乡的语言或声音,“梦残”暗示着这声音如同梦境一般,既真实又模糊。表达了作者听到故乡语言时的恍惚和留恋。
过知淡叔茅亭 结茅溪上竹林多,小径重关挂薜萝。 席处野花千点落,枕边潮水二时过。 鸦雏傍母飞低草,鼷鼠当人折短荷。 知汝经年犹未出,夜来清梦近如何。 注释: 结茅:搭建茅屋。溪上:指溪边的茅屋。竹林多:形容竹子很多,茂密。小径:小路。重关:重重关卡。挂薜萝:挂满薜荔和萝藤。薜荔(bì):一种植物,攀缘生长,叶子长椭圆形,花白色或紫色,果实卵圆形,有棱。萝:一种蔓生植物,茎柔软,叶子呈三角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的五言律诗《寿解虎上人》。 首联:“白发如霜心似冰,终年行行把青藤。” - 诗句释义:我的头发像霜一样白,我的心就像冰一样冷。我总是在行走,手拿绿色的藤蔓。 - 关键词注释:白发、心似冰、青藤、行行。 - 赏析:诗人以白发和心似冰形容自己对佛法的领悟和修行成果,以行走和青藤象征其修行之路的艰辛曲折。 颔联:“身将血汗兴重殿,字卖金钱饷众僧。” - 诗句释义
都门病中除夕有感 疏钟急雪暗相和,漏尽其如不寐何。 老至渐知贫境乐,病来方惜壮年过。 空斋入夜镫光减,寒梦还家岁晏多。 寂寞床头唯药草,半冬憔悴帝城阿。 注释: 疏钟:稀疏的钟声。 急雪:急促的大雪。 其如不寐何:这怎么能不失眠呢? 贫境乐:在贫穷的境地里感到快乐。 寒梦还家岁晏多:寒冷的梦境中回家过年的情景更多。 寂寞床头唯药草:孤独地躺在床边只有药草。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赏析:
九日甘泉道中 连天衰草渐黄昏,匹马南来独怆神。 九日有霜沾木叶,十年无计谢风尘。 金台暂到非为客,易水长歌不入秦。 遥忆弟兄当此会,登高何处望游人。 注释: - 连天衰草渐黄昏:形容天色渐晚,大地一片萧条荒凉景象。 - 匹马南来独怆神:骑着马独自向南而来,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失落。 - 九日有霜沾木叶:指的是九月初秋时节的天气情况,此时树叶已经凋零,但霜还未出现。 - 十年无计谢风尘:意为过去十年间
拖板桥访胡星卿 板桥东去入孤村,夹岸春云带小轩。 注释:板桥的东边通向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两岸的春云缭绕在小轩旁。 疏竹叶边斜有路,碧桃花下正开门。 注释:疏竹的枝干斜向一边,仿佛是条小路;桃花盛开在绿意盎然的草地上,正是门扉半开的时候。 心闲久薄公卿贵,身隐仍愁姓字尊。 注释:内心闲适,对高贵的身份不再看重;隐居山林,仍然为名声和尊严感到忧虑。 鸡黍款留长日语,野田相送出黄昏。
【赏析】 《黄鹤楼》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登楼远眺之机会,抒写胸中块垒。 首联“霜雪东南静不尘,楚天寥落在清晨”,点出诗题中的“楼”字,并总括全诗内容,为全诗奠定基调。诗人登临黄鹤楼,目睹眼前江城一带的霜雪、寒风与沉寂,而楚地的天宇则显得格外寥廓空旷。诗人以“静”、“落”和“寥落”三字,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在冷寂的霜雪之中,诗人感到天地间一片死气;在茫茫无际的楚地上空,诗人又感到自己被抛向无边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