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通读全诗,了解主要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回归诗句,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并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隐几不能卧,闲阶且独行。”首句点出“村居”之景。隐居在小山村里过着闲散的生活,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只好在窗下静坐。 “夜潮浮月上,寒树带鸡鸣。”次句写诗人的所见所闻。夜晚,潮水上涨,月亮从海上升起
山居 几日谢人事,柴门长薜萝。雨增山瀑响,晴出远峰多。洗菌除云气,添薪折涧柯。忘机有牧竖,犹自隔溪歌。 注释: 1. 几日谢人事:几天以来不问世务。几日:几天。谢事:辞官归隐。 2. 柴门长薜萝:用柴门比喻自己的隐居生活,长薜萝形容门上长满了爬山虎。 3. 雨增山瀑响,晴出远峰多:雨天时,瀑布的水声更响;晴天时,远处的山峰显得更加清晰。 4. 洗菌除云气:清除空气中的污垢。菌:菌类植物。洗菌
【注释】 ①倚杖:拄着拐杖,比喻身体衰弱。 ②寒乌:《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我心。”后因借指秋天或秋天的使者。 ③“一心”句:指自己的心事没有能够实现。 ④薄产:微薄的资产。 ⑤凶岁:灾害年。 ⑥空床:形容生活贫困。 ⑦竹窗:指用竹子做成的窗户。 ⑧“犹怜”句:意思是说尽管风雨很凶恶,但我依然怜惜它,因为它坏了我的竹窗。 【译文】 靠着拐杖独自站在孤零零的小村中
【注释】 村路:指村庄的道路。 幽寻:幽雅的探访。 藤垂牡蛎屋:用藤蔓垂挂在牡蛎屋上。 鹤过芰荷池:用一只鹤飞过荷花池塘。 寡语存公道:少言多行,以公平的态度待人。 修心静百思:修炼心境,使杂念平息。 萧萧风入户:萧萧声传进室内。 寒雨欲来时:寒冷的雨水即将来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乡村景色的小诗。首联“村路依溪口,幽寻复有谁”写诗人在村子的路上漫步,寻找幽深之处,却无人问津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乡村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苦闷,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渴望和期待。 1. 出门非我意:表达了诗人对外出工作或求学的不情愿或不满。这里的“非我意”意味着这不是他/她想要的,而是一种被迫的选择。 2. 岁月感蹉跎:岁月流逝带来的是时间的浪费和生命的流逝,这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 3. 九十余将半:诗人自比已经接近九十岁,但还未到八十岁。这里表达了对年龄增长的无奈和焦虑。 4.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情感态度的能力。首先读懂全诗,把握诗意,这是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的要求,理解诗句中的关键字词的含义,并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来思考诗人的情感态度。本题要求“赏析”,赏析时可抓住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诗歌的主题、意境、风格、手法等。 “少小存微尚”,年少时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 “曾为列国游”:曾经周游列国,结交诸侯; “自知怜俊杰,不敢谒诸侯”
郊居 郊西日将夕,鸟雀何噰噰。 好月邀新客,微风过暮钟。 草衰宽石路,木落出寒峰。 睹此芳菲尽,悠然思岭松。 注释: - 郊西日将夕:郊野的西边,太阳即将落山。 - 鸟雀何噰噰:鸟儿们发出的声音是“噰噰”,这里用来描绘黄昏时分的寂静。 - 好月邀新客:美好的月光迎接着新的客人。 - 微风过暮钟:微风吹过黄昏时的寺庙钟声。 - 草衰宽石路:草地已经变得稀疏,石子路上显得宽敞。 - 木落出寒峰
郊居(其一) 轻衫聊出户,最喜薄凉天。 叶下清霜里,禽归落照前。 渔舟晴入浦,农父晚收田。 帝力惭难报,秋来复有年。 注释: 郊居:在郊外的住所。 轻衫:指穿着轻薄衣服的人。 聊:稍;略微。 出户:走出门。 最喜:最感到高兴的是。 薄凉天:微凉的天。 叶:树叶,泛指草木。 下:落下。 清霜:白色的霜。 里:里面。 禽:鸟兽。 归:归来。 落照:夕阳西下的阳光。 照:照射。 前:前面。 浦:水边。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及赏析。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小题6分,全卷20分,每小题保留一个答案空给分,答对给一半的分数,答错不给分。此题共四小题,每小题2分,全诗八句,前两联为写景;第三联“同心”指夫妻情;最后两句是抒情,写诗人与妻子的相思之情。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
郊居 小楼对山寺,石路隔垂萝。野鸟过城少,闲情出郭多。 家贫慎出处,学浅叹蹉跎。爝火光犹近,谁为白石歌。 释义:在郊外的一座小楼面对着山中的寺院,石路上布满了蔓生的萝藦。城外的野鸟飞过,城里却很少看见,我的心情随着离开城市而感到愉悦。家境贫寒,我谨慎地选择居住地;学识浅薄,我感叹时间的流逝。尽管火把的光芒依然近在咫尺,但又能为谁高唱赞颂之歌呢? 译文: 在郊外的小楼面对山中的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