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复
注释: 1. 契丹髯将老无依,力倦弓刀请受微。 - "契丹"指的是辽国(契丹族建立的政权)。 - 这句话描绘了一位年老体弱的契丹人,他失去了依靠,生活艰辛,无力支撑弓箭和刀剑,因此请求接受微薄的俸禄以维持生计。 2. 薄暮雪寒烧土炕,毡裘拾得马通归。 - 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在寒冷的晚上,发现了一个被大雪覆盖的炉子,里面有燃烧的炭火。 - 这表示诗人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地方过夜。 -
【解析】 这是一首咏神仙的诗。首句“醮罢星辰”指道教设坛祭神,“校绿章”指校对符箓、文簿;二句“虚坛夜夜降祠光”,指道士晚上在坛前诵读经书,祈祷神灵降临;三四句“白鸾骑得朝天去”,“白鸾”为古代仙鸟,是神仙乘坐之物,这里指道士乘白鸾升天而去;五六句“手把芙蓉侍紫皇”,用“芙蓉”代指仙女,指仙女手捧荷花来侍奉玉皇大帝。 【答案】 (1)“醮罢”:指举行道场祭祀完毕;“星辰”:指天上的众星;“绿章”
【注释】: 南风:指南方暖湿的风。 运粮船:古代漕运粮食的船只。 万斛香粳倍上年:意思是说,运送的一万多斛的优质稻米比去年增加了一倍。万斛,即“一万斛”。 传敕漕台添气力:指朝廷传下命令,使漕运官员增加劳力。传敕,传达皇帝的命令。 多办太平筵:指准备丰盛的宴会来庆祝天下太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京城漕运的诗。首句写春风和煦,温暖如春;次句写漕运粮食,数量之多超过往年;第三句写漕运人员增加劳力
【译文】 暖风细雨洒满香尘,丹凤楼高锦幄展开。 膜拜两街的花簇骑,金幢争看剌麻来。 【赏析】 《次韵王敏文待制燕京杂咏 其三》是一首七言绝句。首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画:在春风吹拂、细雨纷飞的时节,京城中丹凤楼上的锦绣帷帐被打开,人们纷纷前来膜拜。第三四句则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场景:在繁华热闹的街头,花簇簇的人群骑着马,争先恐后地观看着那些身着华贵礼服、手持金银器具的人
【注释】 午阴:中午阳光。御桥湾:即玄武湖。斋:退朝后休息。九关:古代帝王出行时,在宫门之外设置九个关卡,称九关。 重:再次,又。好风:指顺风。銮舆:皇帝的车子。钟山:今江苏南京东北钟山下,为南朝梁、陈二朝故都。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以送别友人作题材,但不同于一般送别诗中那种“劝君更进一杯酒”的依依不舍之情,而是表现了作者对友人前途顺利、一帆风顺的喜悦心情。
在明初的文坛上,来复以其清新脱俗的诗歌风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其作品《送金员外归泉南》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现展示如下: - 诗句释义: - 曾说西游过月支:暗示作者曾经有一段西行的经历,可能是为了寻求学问或是为了探险。 - 宴酣花市踏春归:描述了一个热闹而美好的场景,人们在花市中欢聚畅饮,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 - 兜罗香带蔷薇露:兜罗香和蔷薇露都是珍贵的香料,常用于制作高级香水
【注释】 神乐观:即灵宫殿,是供奉天帝和玉皇大帝的地方。邓仲修:人名。 其一:这是第一首诗。 天上琳宫白玉梯:天上的琳琅宝殿,是用白玉砌成的阶梯。 别开方丈五云西:别开一处方丈之室,在五色云雾之中。 金花传赐仙官诰:用金箔写成的诏书,颁给仙官。 上有乾清御墨题:上面有乾清宫御笔书写的御旨。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天帝的颂扬和对仙境的描绘。首联写神仙居住之所,天上的琳琅宝殿,是白玉砌成的阶梯
寄神乐观邓仲修仙官 其六奉祠曾谒会稽山,湖曲天风振佩环。 一色荷花三百里,洞箫吹月镜中还。 注释: 这首古诗是关于神乐观的诗作。诗中提到曾经拜谒过会稽山,湖边的清风让人感觉仿佛身在仙境。湖水中的荷花色彩艳丽,犹如一幅画卷展开在眼前。夜晚,吹响洞箫的声音仿佛来自月亮,令人陶醉。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宝网金幢变劫灰,瞿昙寺里尽蒿莱。 鸟窠无树山夔泣,不见谈禅太傅来。 注释 1. “宝网金幢”:指佛教中护法的宝物和庄严的幢幡。 2. “瞿昙寺”:指古印度的瞿昙尼寺院,后来成为中国禅宗的圣地之一。 3. “蒿莱”:杂草,此处比喻荒凉。 4. “鸟窠无树”:鸟儿筑巢没有树木,形容寺院荒凉。 5. “山夔”: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这里借指寺庙。 6. “太傅”:指东晋的谢安,以清谈著称
紫翠房深敞石屏,神仙炼液漱清泠。 铁符催起龙行雨,白日风雷走六丁。 注释:紫翠色的房屋深处宽敞的石屏风,神仙们用炼制的水来漱口清凉。 铁符催促着龙腾飞而起,形成雨点般的阵势;太阳和大风雷电都听从六丁神的指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中的图景,展现了仙人修炼的场景和神通广大的力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观和神仙形象融为一体。通过对比和衬托,诗人表达了对仙人神奇力量的赞叹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