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绶
【释义】:暮春时节,我郊游归来。溪边日色斜阳西下。隔着树林的烟火是农家炊烟,那有闲人扫落花? 【注释】: 1.暮春:指晚春,春末。 2.郊行:即“春游”。 3.溪:水边。 4.日斜:太阳快要下山了。 5.隔林烟火:隔着树林,看见人家的炊烟。 6.那有闲人:哪来的闲人。 7.耕桑计:耕种和收割蚕丝的计划。 8.那有:哪来的。 9.扫落花:扫落叶。 【赏析】:诗人写这首诗时,正是暮春时节。一天
【注释】露:指秋霜。拜:敬礼。动辉光:指月光洒在衣服上使光辉闪烁。绣房:绣制的卧室。唐时宫中女子多有绣房,是宫女居住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写宫中女官的生活。第一句说她们不敢殷勤地拜见皇帝,因为怕露水沾身;第二句说她们的衣衫因露水而光彩照人。第三、四句写她们的幸运:当初被选入宫的女子,如今已有升迁到绣房里去。全诗写得十分含蓄,耐人寻味
注释: 春末雨后的晴朗,池水更加清澈。深夜时分,池面泛起新的月光,映照出新蟾的身影。 刺桐花的影子在水面上摇曳,仿佛是风吹动的,却不知这空亭是隔着帘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色。首句“春暮雨晴池水添”描绘了春天的暮色、雨后的晴空和池塘的美景,为后两句的描写铺垫基础。 第二句“夜深池面漾新蟾”则是对前句的延伸,描绘了夜色中,月光照耀下的池塘,水面泛起新月的倒影,显得格外清冽
【注释】白日青天:太阳和蓝天。醉唱歌:沉醉地唱着歌。子同:指你,即陈园主人。西塞:古地名,今湖北黄石县西南,长江入江口处。如何:怎么能够比得上。山前:山的前面。一夜东风急:一夜之间,东风变得猛烈起来。明日桃花水上多:明天在桃花水上游得多。 【赏析】这是一首赠别的诗。诗人与陈园主人同为游子,同有羁旅之愁。但陈园主人年老体衰,诗人则壮心不已,一往情深。所以,诗人在临别时,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首诗
解析: 1. 诗句释义: - 唐太宗六骥:指的是唐太宗时期的六匹骏马。 - 百战功成四海安:经过无数战斗,终于使四海安宁。 - 君王方念守成难:皇帝正在思考如何保持国家稳定和强大。 2. 译文: 唐太宗时期,六匹马在战场上驰骋,最终平定了天下,使四海都得到了安宁。然而,皇帝现在也在思考如何保持这种胜利状态,确保国家的长久稳定。 3. 关键词注释(以“唐太宗”为例): - 唐太宗:
注释: 残局:比喻形势已经没有转机,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争看一子留:争夺的焦点是那一着棋。唐臣:指唐朝的忠臣。终不为周谋:终究不会为周朝效力。周:周朝。梦回鹦鹉:梦中回到鹦鹉洲。谁能识:谁能够识别出。还倚雕笼说旧愁:仍倚着雕花的笼子,诉说着过去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表达了自己忠于国家的决心。诗中用“残局”比喻形势已经没有转机,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注释:即使有再多的文思,也出不了天机,只换来了胡笳的眼泪洒满了衣服。 万里归来身体再一次受到屈辱,不如青冢默默无言地归去。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通过蔡琰(即文姬)归汉的故事,抒发自己对故土的热爱之情。诗中通过蔡琰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痛苦
【注释】 弋阳:今江西余干。广信:今江西上饶。百里青山十里城:形容青山环抱着城池,城外是青山。疏篷(piāo):指船篷。著尽:尽数、全数。风雨声:指船上的雨滴打在篷面上的声音。 【译文】 从弋阳至广信,一路上山连着山,城挨着城;城外是连绵起伏的青山,城内是宁静的渔村。渔船上点起灯火,隔着江面,映照在对面山上,十分美丽。船篷虽小,却能容纳下一夜的风雨声。 【赏析】
注释:竹帛上已经记载了子陵的功勋和名声,但他既没有可以作为朋友的人,也没有可以作为臣下的人。他一生清廉,如同桐江边的月亮,虽然只有一缕光芒,但它的光芒足以照亮后世,激励人们前行。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借咏“桐江月”来抒发对清官高洁品德的赞美之情。诗人以竹帛为喻,赞颂了子陵的高风亮节,也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理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主题的掌握和赏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全诗的内容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及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的是诗人游览胜地后的所见所感。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美丽图画。“烟光漾波风青入楼”,烟雾迷蒙,波光荡漾,春风拂动着青翠的柳枝,轻轻摇曳着楼阁的影子,仿佛在向楼上的人招手致意;“立马回望湖山头。”诗人站在楼上,遥望着远处的湖光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