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郊行溪日斜,隔林烟火是田家。
相逢尽说耕桑计,那有闲人扫落花。
【释义】:暮春时节,我郊游归来。溪边日色斜阳西下。隔着树林的烟火是农家炊烟,那有闲人扫落花?
【注释】:
1.暮春:指晚春,春末。
2.郊行:即“春游”。
3.溪:水边。
4.日斜:太阳快要下山了。
5.隔林烟火:隔着树林,看见人家的炊烟。
6.那有闲人:哪来的闲人。
7.耕桑计:耕种和收割蚕丝的计划。
8.那有:哪来的。
9.扫落花:扫落叶。
【赏析】:诗人写这首诗时,正是暮春时节。一天,诗人在郊外散步。他来到溪边,只见夕阳西照,把周围的景物映照得分外妖娆美丽,诗人不禁赞叹不已。然而,他所看到的只是溪边垂柳依依,野鸭戏水,而那些被太阳晒得发烫的树影、溪流却显得更加幽冷。这不禁使诗人感到十分惋惜,于是,他便想通过这次郊游来排遣心中的郁闷之情,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暮春郊行》。
“春暮郊行溪日斜”,这是第一句,交代了郊行的时间、地点、天气。诗中描写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春天已快结束了,诗人在野外小路上漫步。溪边,太阳已经快要下山了。
“隔林烟火是田家”是第二句,写诗人经过一片树林,看见了几户人家,炊烟袅袅上升。
“相逢尽说耕桑计”,这是第三句,写诗人遇见了农夫们,他们正在谈论农事计划。
“那有闲人扫落花”,这是第四句,写诗人看见那些忙于农活的农民,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去扫落叶呢?
全诗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绘及对农家生活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忙碌的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劳动之美的赞美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