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舟航未得行,重阳节近算归程。
老年自是居乡惯,怕听江湖夜雨声。
吴门风雨
风和雨,船不能行,重阳节即将到来,我计算着归程。
老年人习惯了住在乡村,听到江湖的雨声害怕。
译文:
吴地的风雨阻碍了我的出行计划,重阳节就要到了,我得开始计算回家的行程。
我已经习惯了年老的生活,我害怕听到夜晚江湖上的雨滴声。
风雨舟航未得行,重阳节近算归程。
老年自是居乡惯,怕听江湖夜雨声。
吴门风雨
风和雨,船不能行,重阳节即将到来,我计算着归程。
老年人习惯了住在乡村,听到江湖的雨声害怕。
译文:
吴地的风雨阻碍了我的出行计划,重阳节就要到了,我得开始计算回家的行程。
我已经习惯了年老的生活,我害怕听到夜晚江湖上的雨滴声。
【注释】: 赤壁图:指三国时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的一次著名战役。诗题中的“赤壁”即指这场战役发生的地点——长江边的赤壁山(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 月出大江流,鹤鸣天宇秋。 月出:月光照亮了大江。大江:指长江。李白在这里以“月出”和“月落”两个画面,描绘出了一幅壮阔的江水奔流的画面。 鹤鸣天宇秋:大雁南飞,天空中传来阵阵叫声。天宇:天空。秋天是鹤鸣声最为响亮的时候
【注释】 淡庵:指隐居者,亦作“澹庵”。 柴扉:柴门。 妇具盘蔬出:妻子准备了一盘蔬菜端出来。 童携市酒归:小孩子提着酒瓶回来。 陶韦:陶渊明、韦应物,均为东晋诗人,世称“陶陶”、“韦韦”,这里指隐士的诗风。 交情:情意。 【赏析】 本诗是作者对一位隐者淡庵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其人品与诗才的敬慕之情。 首句“寻君秋色里”即在秋天寻找这位隐者。此句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清远闲适
【注释】 浮萍:漂浮的水草。驿骑:行旅。怜:怜悯,同情。相值:相互交往,指互相思念。天涯:指遥远的天边。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暮春时节,在驿亭中见到飘飞的杨花,想起与友人章文重的友情而作。诗一开头便用浮萍草比喻杨花,说它和杨花一样,都是随风漂泊、没有根蒂的。接着又写自己对杨花的喜爱,说它随伴驿骑,更添了几分飘逸。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反而觉得它恋着鸥沙(水边的沙滩)更可爱些
诗句解读: 1. “乞食遍京畿”: - 注释:在京城周围乞讨食物。 - 解析:此句描绘了僧人广泛布施,行善于周边的情景,体现了其慈悲为怀的修行态度。 2. “春江一棹归”: - 注释:在春天的江面上划船返回。 - 解析:这句表达了僧徒结束一段时间的游历,回到了他的居所或寺院中。 3. “只留吟后槁”: - 注释:留下诗篇中的枯木。 - 解析:诗人通过描写枯木来表达自己修行的艰辛与孤独。
【注释】 周鼎代方文美送荥阳阴玺下第归:周鼎是诗人的朋友,方文美是其好友。阴玺,指阴氏家族的玉玺。周鼎代方文美送玉玺给他,暗示着对周鼎仕途的看好。荥阳,古地名,今河南省荥阳县。阴玺下第,意即落选。归:回家。 与尔业同经:你们一起经历风风雨雨。 同期虎榜荣:一同登上进士榜而荣耀。 相看虽失意:即使失意,但仍然相互看待对方。 为别谩多情:离别时,虽然感到悲伤,但并不觉得多情。 伐木歌黄鸟
水榭荷风 十顷澄波上,何人为筑台。 藕花开自落,鸥鸟去还来。 凉吹飘飘入,疏窗面面开。 烦襟净如洗,更进碧筒杯。 翻译: 水榭旁的荷花池塘,水面宽阔清澈如同镜子一般,无人在此构筑高楼。莲花盛开时自然凋谢;鸟儿离开后又回到这里。凉风轻轻地拂过,穿过窗户,让人感到清新舒畅。烦恼的心情顿时消散,仿佛被洗涤干净一样。我提议再喝几杯清凉的饮料。 注释: - 十顷澄波上:指水榭旁的荷花池塘,宽广而清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通读全诗,把握其思想情感;然后仔细阅读题目中的注释,分析关键词语在诗中的含义和作用;最后将注释与诗句结合,具体赏析每句诗的意思、表达的情感及其作用等。 “池上绿阴肥,天涯客赋归”,意思是:池塘边上郁郁葱葱的柳树,绿意正浓;漂泊在外的游子吟咏着《楚辞》归来。这两句以“绿阴”、“归”为题,描写了作者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高邮阻风骑行至界首驿的经历。以下是逐句释义和相应的译文: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策马湖堤上,来帆拂去鞍 - 策马湖堤上:骑马走在湖边的堤路上。 - 来帆拂去鞍:远处的帆船在天空中掠过,好像要擦去马鞍上的尘垢一样。 - 译文:骑在湖边的路上,看到远处的帆船在天空中飞过,仿佛要擦掉自己鞍座上的灰尘。 2. 断楂依浦溆,衰柳映风湍 - 断楂依浦溆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首句“酾酒酹江波”,写诗人与友人饯别在江边,举杯浇奠江水,以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次句“中流发浩歌”,写在江上舟行中,诗人挥笔作歌,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三句“孤舟天际远”,写诗人与友人分别之后,友人乘舟远行,而诗人自己则孤帆远影。四句“芳草雨中多”,写诗人在江畔遥望远方,只见芳草萋萋,满目苍茫。五句“解剑酬知己”,写诗人为朋友解下佩剑,以表示对朋友的敬爱和友情
怡荣 何以悦亲颜,儿从阙下还。 玉壶春酒绿,金织舞衣斑。 恺悌哦松外,从容问膳间。 令人自兴孝,喜色满家山。 注释:何以悦亲颜,儿从阙下还。 释义:为什么能让父亲高兴呢?因为我回到了京城(阙,代指皇宫)。 玉壶春酒绿,金织舞衣斑。 释义:用玉壶斟的春天的美酒,清澈而甘醇;穿着用金线织成的舞衣,色彩斑斓。 恺悌哦松外,从容问膳间。 释义:在松林之外愉快地吟唱,在用餐时从容不迫地问问题。 令人自兴孝
【注释】 弋阳:今江西余干。广信:今江西上饶。百里青山十里城:形容青山环抱着城池,城外是青山。疏篷(piāo):指船篷。著尽:尽数、全数。风雨声:指船上的雨滴打在篷面上的声音。 【译文】 从弋阳至广信,一路上山连着山,城挨着城;城外是连绵起伏的青山,城内是宁静的渔村。渔船上点起灯火,隔着江面,映照在对面山上,十分美丽。船篷虽小,却能容纳下一夜的风雨声。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语言和技巧的理解和评价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来赏析。 首先看第一联,“桃李漫山白间红,绕湖楼阁晚烟中”,诗人笔下的景色十分美丽,满山桃花盛开,白里透红,与绿树交织在一起(“桃李漫山”句),在夕阳余晖中显得分外妖娆。湖边的楼阁被晚霞映照得宛如仙境一般(“绕湖楼阁晚烟中”句)。第二联是说
【注释】 白下:南京的别称。郭、杨:指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里泛指歌妓舞女,也指诗人所游之处。竹西:地名。题:写在画上的诗。 【赏析】 这是一首追思故地旧游之作。首句回忆往昔,次句写今日所见,三、四句写今昔对比,五、六句感慨时光易逝。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真意切,意境深远
【释义】:暮春时节,我郊游归来。溪边日色斜阳西下。隔着树林的烟火是农家炊烟,那有闲人扫落花? 【注释】: 1.暮春:指晚春,春末。 2.郊行:即“春游”。 3.溪:水边。 4.日斜:太阳快要下山了。 5.隔林烟火:隔着树林,看见人家的炊烟。 6.那有闲人:哪来的闲人。 7.耕桑计:耕种和收割蚕丝的计划。 8.那有:哪来的。 9.扫落花:扫落叶。 【赏析】:诗人写这首诗时,正是暮春时节。一天
注释: 春末雨后的晴朗,池水更加清澈。深夜时分,池面泛起新的月光,映照出新蟾的身影。 刺桐花的影子在水面上摇曳,仿佛是风吹动的,却不知这空亭是隔着帘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色。首句“春暮雨晴池水添”描绘了春天的暮色、雨后的晴空和池塘的美景,为后两句的描写铺垫基础。 第二句“夜深池面漾新蟾”则是对前句的延伸,描绘了夜色中,月光照耀下的池塘,水面泛起新月的倒影,显得格外清冽
黄埃赤日满人寰,扰扰浮生竞往还。 何似衡门修竹下,卷帘闲坐看青山。 赏析: 这首诗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黄埃赤日”形容天气的燥热与尘土的飞扬,象征着人间的纷扰与喧嚣。“乱”字用得极妙,既表现了环境的恶劣,又暗示了内心的不安。次句“扰扰浮生”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诗人感叹自己在红尘中忙碌奔走,却不知最终会落得何等下场。 第三句“何似衡门修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