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秋日登高时所作。前四句描写了秋风吹过空寂的古树,白雨压低新生的新竹,然后扫开石头观看晴朗的天气,最后以满襟凉影和鬓丝丝丝的比喻,表现自己对世事的淡泊与超然。后四句则描绘了一幅幽深静谧的山林景色,山间流水潺潺,鸟声清脆悦耳,令人心旷神怡。 【注释】 枯木竹石图:指诗人在秋天独自登上高山,远眺苍茫大地,欣赏那一片片落叶、一株株竹子、一块块石头和一滴滴雨水的景象。 秋风
杨妃醉归图 赏析 1. 诗人小传 - 姚绶,字元玉,号东湖,明代著名画家。其作品多以国画为主,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物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诗句原文 金鞍欲上更迟迟,满镫春风拥侍儿。 一种馀酣消未得,渔阳醒眼却多时。 3. 诗句注释 - “金鞍”代指马具,象征贵重的交通工具;“迟迟”表示犹豫不决,迟迟不行动。 - “满镫”指满灯,常用来比喻春日的暖意与生机。 - “渔阳”为地名
【注释】 江南:指南唐时期,诗人在江南一带任职时居住的地方。水竹:指竹子。居:居住。清风三径:指清凉幽静的竹林。黑甜馀:形容夜晚月色明亮如昼。对画思兄弟:对着山水画怀念兄弟。纵有双鱼莫寄书:即使有双鲤(鲤鱼)可以寄托思念之情,也不要写书信。 【赏析】 这是一首赠内弟诗。“忆共江南水竹居,清风三径黑甜余”,回忆当年在江南水乡的居停,竹篱茅舍,绿竹成荫,清风拂面,夜来明月当庭,清光洒地,人睡如痴如醉
露下闲阶华月明,相呼女伴作双行。 归来小院闲相语,几度庭闱梦不成。 注释: 露水覆盖了台阶上的青石板显得格外明亮,宫女们呼唤着女伴一起散步。她们一边走一边聊天,有时候聊到很晚才回家。在回到小院后,她们会聚在一起,闲聊一会儿。有时候因为一些琐事争执不休,甚至影响了梦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宫中女子的日常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宫廷中的生活画卷。首句“露下闲阶华月明”以清新的画面引入
【注释】 1.常山:今河北省正定县。 2.投林:飞入树林中栖息,比喻隐逸。 3.曛(xūn):天色渐黑,黄昏时分。 4.松头:指松树上。 5.成群:形成一队,一群。 6.肩舆:肩扛的轿子。 7.归去:回家。 8.青山:青绿色的山峦,形容山色秀丽。 9.白云:指山上的云彩。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之一。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幽静闲适的山水画卷
宫词其四 莫打流莺宫树阴,鸟中惟此凤韶音。 时时啼向房栊近,免得春愁上妾心。 注释解释: - 莫打流莺宫树阴:不要扰乱流莺的栖息地。 - 鸟中惟此凤韶音:在这众多的鸟儿中,唯有这凤凰的声音最为悦耳动听。 - 时时啼向房栊近:它总是不断地鸣叫着,声音越来越靠近我的房窗。 - 免得春愁上妾心:不要让春天的忧愁影响到我的心情。 译文: 不要打扰那些栖息在宫殿深处的鸟儿,因为在这众多鸟儿中
【注释】 (1)杨花:柳絮。 (2)东风:春风,这里指春天。 (3)落晖:落日的余光。 (4)长亭:古代设在路旁的亭子,多供旅人饯别的地方用。 (5)惟有:只是。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诗,写诗人在春末时节登高远望时所触发的感慨。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暮春三月,东风拂煦,春光明媚,百花齐放,但转眼即逝,最后只剩下杨柳树梢上飘洒着的一丝丝柳絮,它似乎在告诉人们春天已经过去。后两句写登高望远
注释: 问渠为何事会懒于参禅,我回答说是因为新来结下懒散的因缘。窗外阳光明媚,鸟儿啼叫,我仍然躺在床上,与白云相伴入眠。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闲适生活的诗,描绘了一个僧人在悠闲的日子里,享受着阳光、鸟鸣和云彩带来的宁静和美好。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
黄埃赤日满人寰,扰扰浮生竞往还。 何似衡门修竹下,卷帘闲坐看青山。 赏析: 这首诗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黄埃赤日”形容天气的燥热与尘土的飞扬,象征着人间的纷扰与喧嚣。“乱”字用得极妙,既表现了环境的恶劣,又暗示了内心的不安。次句“扰扰浮生”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诗人感叹自己在红尘中忙碌奔走,却不知最终会落得何等下场。 第三句“何似衡门修竹下
【释义】:暮春时节,我郊游归来。溪边日色斜阳西下。隔着树林的烟火是农家炊烟,那有闲人扫落花? 【注释】: 1.暮春:指晚春,春末。 2.郊行:即“春游”。 3.溪:水边。 4.日斜:太阳快要下山了。 5.隔林烟火:隔着树林,看见人家的炊烟。 6.那有闲人:哪来的闲人。 7.耕桑计:耕种和收割蚕丝的计划。 8.那有:哪来的。 9.扫落花:扫落叶。 【赏析】:诗人写这首诗时,正是暮春时节。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