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彦
中秋储潭江上 章贡千峰入客船,储潭秋好夜无烟。 来时刚拟金陵月,未到金陵月已圆。 赏析: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储潭江上乘船游览的情景。首句“章贡千峰入客船”,通过“章贡千峰”的意象,展现了储潭江边山峰的壮观,而“入客船”则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一同乘舟畅游。第二句“储潭秋好夜无烟”进一步渲染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美好,没有烟雾的夜晚使得整个场景更加明亮、清晰。第三句“来时刚拟金陵月”
【注释】 中秋储潭江上:中秋节的晚上,在江边的储潭。 病后絺衣怯露寒,娟娟山月掩篷看:生病以后,穿起薄布衣裳,怕露水寒冷,只好打开篷子来赏月亮。娟娟,形容月光明亮的样子。 故园朋旧多相忆,何处更深独倚栏:我的故乡的老朋友,很多都相互惦念着,不知身在何处,我在这深夜里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思念故乡。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病愈之后的一个中秋之夜,是一首抒怀旧感伤的佳作。首联“病后絺衣怯露寒
【注释】 ①和者四人:指诗人与另外四个人在旅舍中共同吟诵这首诗。②重阳:农历九月九日,即重九日,因古人有“重阳节”的习俗,所以叫重阳。③何:疑问词。④独多客游耶: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客游在外呢?⑤漫书二绝:随意写下的两首诗。⑥后之大夫君子:以后当政的贤士君子。⑦亦将有感于斯言:也会对这首诗有所感触。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客居他乡时,与友人共同吟咏《重阳》一诗,感慨人生、抒发情怀之作。
【注释】: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从新州到芦潭途中的船中吟诗。 百里而遥一日过,匆匆为别饮无何;百里之遥,一日之间便已度过,急忙告别饮酒而已。 京华已愧严徐晚,城内从教卓郑多;京城里已经感到惭愧于严、徐两位大臣的迟到了,城内的人大都受到过卓、郑两位大臣的影响。 【赏析】: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八月,当时作者由广东赴江西任赣
【注释】:中秋储潭江上 漫将杯酒佐馀酣,旅次新愁未惯谙。 极目遥空秋一色,月明偏自照江南。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中秋节时登楼远眺,触景生情,有感而作的作品。前两句“漫将杯酒佐余酣,旅次新愁未惯谙”,诗人借酒浇愁。“旅次”指诗人途中的临时住宿处。“新愁”、“未惯”点出旅途的艰辛和诗人的思乡之苦。后两句写景抒情:“极目遥空秋一色,月明偏自照江南”。“极目遥空秋一色”,是说秋天的天空万里无云
【注释】 古意:古风。 苎萝山:在今浙江桐庐县西,是吴地的名胜。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在此铸剑,因而得名。 夫家:丈夫的家,指妻子的娘家。 吴淞水:在今上海市境内。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名。 合欢:即“合欢木”,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可作观赏植物。 暖席:铺席取暖。 牵心:牵挂、思念之情。如此:这样。 【赏析】 这是一首写思妇之诗。诗人从眼前所见起笔,先写自己远游他方,妻室独守空房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的赏析能力。此诗是诗人在南方过七夕节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西南”指南方,而“端不负前期”表明诗人与友人约定好一同出游,但自己没有失信于朋友,“沙际停桡坐语迟”描绘了诗人乘船时与朋友谈心的场景。“想见故园瓜果熟,夜凉如水度秋嬉”两句,诗人想象着在故园中的瓜果已经成熟了,而此时的天气正适宜人们乘凉游玩。全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在南方过佳节时的喜悦心情。 【答案】
注释: 旅舍(旅店)读壁间诗和者四人皆以重阳为感,何此时独多客游耶?我经过这个地方的时候,也是在重阳节附近。漫书二绝和之后之大夫君子亦将有感于斯言。 系马山椒饯夕阳,孤怀痴绝似柔肠。 宸居近报开南极,客子宁当怨异乡。 赏析: 此诗是作者路过一个旅舍时所写下的。旅舍中的四名客人都因重阳节而感慨万分,为何此时只有作者一人在外漂泊呢?我经过这里的时候,也是在重阳节附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 乾鹊本多声:乾鹊(即喜鹊,常被用作报喜的吉祥物)本就有很多声音,藑茅(一种草,这里指信使)也充满了世情。 见郎亲笔信:见到你亲自写的书信。 难道不分明:难道不清晰明白吗?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在写自己看到一封来自远方亲人的书信后的感受。 乾鹊本是喜鹊,经常用来传递喜讯,而藑茅(即“茅”的一种)则常用来象征信使。诗人用这两个意象作为诗歌开篇
【注释】 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旅舍:旅店,客店。书壁:把诗写在墙上。梦:梦境 太模糊:不清晰 半:一半 乡关:家乡 入都:进京 南去:向南行驶,指回家 相思:思念 寄:送 寸缄(jiǎn)无:没有寸纸,即书信不能寄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历他乡时所作。首句“如何旅梦太模糊”,诗人以“模糊”两字开篇,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后两句则是对这种思乡之情的具体描写——他乘船向南,日夜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