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得旸
浙江秋涛 秋满吴天八月中,潮头万丈驾西风。 云驱蛟蜃雷霆斗,水击鲲鹏渤澥空。 自古江山夸壮观,至今父老说英雄。 诸溪近海徒相应,气势那能与此同。 释义: 浙江秋天的涛声 八月的吴地天空被秋意填满, 潮水涌起高达万丈,驾驭着西风。 云雾驱赶蛟龙和蜃气,雷电与风暴争斗, 江水冲击着巨大的鲲鹏,在广阔的海边空荡荡。 自古以来,这片江山因壮观而自豪, 直到今天,父辈们还在谈论英雄。 但如今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骚坛逸响何寥寥,作者逝矣谁能招。 - "骚坛"通常指文学的领域或场所,这里指的是屈原等古代文人骚客聚集的地方。"逸响"指飘逸的歌声或言论。"寥寥"表示稀少或缺乏。 - "遗像"指逝去之人的画像。 - 整句的意思是说,那些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的人已逝去,现在还能召集到他们的声音已经非常罕见了。 2. 诜然七子美风度,乃有遗像图生绡。 - "诜然"形容才华出众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把握诗词内容,鉴赏诗歌语言及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主旨思想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读懂诗句;第二步,赏析句子,解释诗句的意思;第三步,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本诗共八句,每三句为一个单元。先逐句释义,再分析诗句的内容和作用。 第一句“香雨飘红换新绿,雏鸾怨咽参差玉”中“香雨”“飘红”“换新绿”,是春雨滋润万物的景象,写出了初春的美好景象。“雏鸾”即幼小的鸾鸟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柳叶蛾眉绿,花枝粉脸红。 - 注释: 这里的“柳叶”指的是春天时柳树的新芽,它们细长柔美,形如蛾眉般纤细。“花枝”则指各种花朵的枝条,花瓣娇艳欲滴,色彩鲜艳如同涂上了胭脂。 - 赏析: 此句描绘了春天自然景色的美丽。用生动的比喻将柳叶与蛾眉相比,形象地展现了春日里植物新芽的生机与活力。同时,用“花枝粉脸红”这样的描述,不仅突出了花朵的色彩,也增添了几分娇媚之感。 2.
这是一首描绘画师王叔明作品的诗。诗人在赞美王叔明的绘画技艺,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吾乡画手鹤山樵”,诗人以自称为“吾乡人”的身份,称赞王叔明为“吾乡画手”。这里的“吾乡”,指的是诗人自己的故乡。“鹤山樵”是王叔明的别号。诗人通过称呼王叔明的别号,暗示了自己与王叔明有某种特殊的联系。这里的“鹤山樵”,既是对王叔明的赞美,也是诗人对自己与王叔明之间的情感的象征。
雅集分韵 帝里春风早,金河冻雪消。 暗黄初著柳,新绿已平桥。 东阁情何限,西园景倍饶。 朋簪喜相盍,歌咏乐清朝。 注释: - 帝里: 指京城或皇宫,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 - 春风早: 春天来临较早。 - 金河: 指的是河流,可能是一条河的名字,因为河水在冬天会结冰。 - 冻雪消: 冰冻的河水开始融化。 - 暗黄: 颜色较深的黄色。 - 初著: 刚开始出现。 - 新绿: 春天的新叶子呈现绿色。
共说西湖天下景,秋来有月更奇哉。 寒波拍岸金千顷,灏气涵空玉一杯。 桂子远从云外落,藕花多在露中开。 酒船清夜乘清兴,绝胜笙歌日往来
山头白白六花铺,水面青青一髻孤。 翠凤抟云朝贝阙,玉楼擎日出冰壶。 梅花正好冲寒探,竹叶何妨踏冻沽。 千载林逋留胜迹,总因佳境在西湖
西湖之上两奇峰,高入太虚云气中。 华盖渐迷青缥缈,浮图时见碧玲珑。 阴连海眼龙归洞,影散天心鹤绕空。 几度登临舒远眺,英英佳气荡吟胸
一道长江接海门,扶桑影动浴朝暾。 铜盘向立仙人掌,金柱中撑玉女盆。 出水赤乌衔火跃,随潮白马挟雷奔。 负暄亦有矶头老,欲效微芹献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