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棐
星岩二十景石室龙床 星岩是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的名胜古迹之一,以奇石多姿、幽深秀丽而著称,被誉为“石林”。星岩有20个景点。石室龙床指的是星岩中一处名为“石室”的洞穴,内有一尊巨大的石龙盘卧于岩石之上,形态逼真,仿佛在沉睡之中。 云亭高木郁秾华,全覆平山豆蔻花。 云亭是一座建于山顶的小亭子,四周被云雾缭绕,景色如画。这里的树木茂盛,绿叶茂盛如同浓郁的花海一般,与远处的平山豆蔻花遥相呼应
星岩二十景石室龙床 星岩是一处名胜风景区,石室龙床是其二十景之一。诗题中“石室”二字表明了这是描写岩石中的石室景观,“龙床”则形容其雄伟壮观。 绕院松阴起翠涛,植松人在楚江皋。 环绕在庭院的松树形成了一片浓密的树荫,松树之间流淌着绿色的波浪。植松人指的是在星岩种植松树的人,他站在楚江之畔,观赏着这美丽的景色。 须看耸壑昂霄日,不是玄都千树桃。 这里要仔细观看那高耸入云的山脉,它直插云霄
星岩二十景之一,石室龙床 一杯峰突兀于东边,砥砺的玉石长浮在清澈的水里。 不必以为孤高无人陪伴,转头时就像对万芙蓉作揖。 注释: 星岩:指星岩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风景秀美,有众多名胜古迹。 石室:指石室岩,位于星岩山南麓,因洞穴内有许多岩石形成的石室而得名。 龙床:形容山峰奇特壮丽,宛如龙卧在地。 一杯峰:指山峰如同杯子的形状,突兀而立于东边。 砥砺的玉石:指山上的石头经过磨砺
星岩二十景石室龙床 紫云仙洞记曾来,看竹寻幽首重回。 笑问老僧禅定处,临风吾忆郁孤台。 注释:紫云仙洞是星岩的二十景之一,我曾到过那里,现在又回到了这里。我笑着问老僧,你在哪里修行打坐?我想起了在郁孤台上吹笛的情景。 译文:曾经去过紫云仙洞,现在又回到这里。笑着询问老僧,你现在在哪里修行打坐呢。我想起在郁孤台上吹笛的情景。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紫云仙洞和郁孤台的回忆与怀念之情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根据诗句内容和意境,可以推测这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七言律诗。 星岩二十景石室龙床 偶来蓬岛倚层霄,恍似天台度石桥。 倩采紫芝情冉冉,转怜青犊思迢迢。 注释: - 偶来蓬岛:偶然来到仙境般的岛屿。 - 倚层霄:倚靠着层层叠叠的云霄。 - 恍似天台度石桥:仿佛是渡过天台山的石桥。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 倩采紫芝:羡慕采摘紫色灵芝。 - 情冉冉:感情绵绵不断。
星岩二十景石室龙床 星岩,即庐山,因山形似星而得名。星岩二十景,是宋代诗人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对庐山的描绘。 霓裳仙子按云和,摇曳香风澹素波。 霓裳仙子,指的是仙女,她们穿着五彩斑斓的衣裳,在云朵上翩翩起舞。她们的歌声悠扬动听,仿佛在弹奏着一首优美的曲子。她们的舞姿轻盈优雅,宛如在水中荡漾的涟漪。她们的歌声伴随着清风拂过水面,使得水面上的荷花也轻轻摇曳起来。 多少采莲年少女,都来池畔闹笙歌。
星岩二十景之石室龙床 千顷碧波皱起绿漪,万行玉尺弄清流。 濠梁乐处应相似,此日忘筌信所之。 注释:星岩是著名的景点,这里指代它。“沧波”、“清湄”都是形容水波的词语。濠梁是古代养鱼池的围栏。比喻此处景色优美,如同濠梁一样。忘筌是指忘记使用工具的意思,这里的筌指的是捕鱼的工具,比喻用世的方法。 赏析:诗人通过对星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他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
星岩二十景之一:石室龙床天开琳阙粤山头,日射瑶题碧水流。 欲向仙都觅黄鹤,直看双顶瑞光浮。 注释: 星岩:即星湖,位于广东肇庆七星岩风景区。 石室龙床:指的是星岩中著名的石室洞内的岩石。 天开琳阙:意指天门大开,琳宫玉阙(神话传说中的天宫)。 日射瑶题:太阳照射下,玉石上的影子映照在清澈的水中。 漓流:漓水,即漓江的支流。 仙都: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代星岩风景区。 黄鹤
星岩二十景之一,石室龙床 玉洞玲珑翠作鬟,晴霞缥缈色斓斑。 流泉恍讶飞璚至,时有风声响佩环。 注释: 1. 石室龙床:指山洞内石头上雕刻的龙形图案,如同床榻一般排列着。 2. 玉洞玲珑翠作鬟:指山洞内部如白玉般晶莹剔透,山壁如同女子的头饰一样精致。 3. 晴霞缥缈色斓斑:描述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山壁上,形成一片片斑斓的色彩,仿佛飘渺的彩霞。 4. 流泉恍讶飞璚至
【注释】 夏昼登南楼(《全唐诗》卷七百四十八) 夏:夏季。昼:白天。登:登上。 客思凭高(《全唐诗》卷五百六十九) 凭:倚靠。 倚楼:登高而立的高楼。 青山指点见芳洲(《全唐诗》卷五百六十九) 指:指点。芳洲:美酒。 三江瘴雾长连夏(《全唐诗》卷五百六十九) 三江:指长江、黄河、淮河。瘴雾:瘴气。 瘴雾:南方山林中特有的湿热的云雾。 长:久,连绵不断。 已:止、尽,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