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炯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海门铁柱镇龙宫:这句诗中的“海门”指的是中国东南沿海的著名港口城市——宁波,也被称为“海国门户”。而“铁柱”则形象地描绘了该地独特的岩石结构,它们坚硬如铁,屹立在海边。结合上下文,此句描绘的是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观画面,即宁波的海岸线上,有如铁柱般坚韧的巨石矗立,它们如同守护着龙宫一般,抵御着汹涌的海浪。 第二句 障尽洪涛是此中
{quote}注释: 堤:河岸的土堤。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 短亭:古代驿路旁供行人短暂休息的亭子,这里指边塞上的短亭。 曾:曾经。 相送处:指送别之地。 赏析: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柳树的形象,通过柳枝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情谊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柳枝作为春天的象征,常被用以表达思念之情。此诗中,诗人借柳抒怀,通过对柳树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一幅别离时的情景,寄托了深深的情感
晓行溪上 鸡鸣月落天欲曙,疏林滴露声如雨。 滚滚红流雾气深,隔岸菰蒲雁相语。 注释:鸡叫时月亮已经落下,天边刚刚发亮,稀疏的树林中传来一滴滴露水落下的声音,如同雨点一般。大江上的水流湍急,像红色烟雾弥漫着雾气,远远的对岸长满了水草的池塘里,几只大雁排成一字型飞翔在天空,仿佛在相互交谈。 赏析:诗人以清晨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鸡鸣月落”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出了诗人早起赶路的情景
三月晦日 译文:三月的最后一天。 注释:三月:古人以农历三月为孟春,三月为春季的开始。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赏析:诗的首句点出了时间是三月三十日。 东风无力近黄昏,花事萧条半委尘。(二) 译文:东风已经无力接近黄昏,春天的花事已经凋零,一半落在尘土里。 注释:东风:春风。 赏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春天已经过去,东风也无力了,花儿都已经谢了,只剩下落花和尘土。 开到海棠还细雨,飞来江燕已残春
注释: - 从军行:即边塞诗。 - 水到交河咽不流:意思是水流到了目的地,就再也流不下去。比喻将士们征战沙场的艰难。 - 阳关西去少回头:意思是离开了故乡,再也不会回头看一眼了。 - 都将红粉千行泪:意思是将士们为了国家征战沙场,牺牲了很多。 - 博取黄金万户侯:意思是通过战斗和努力,可以获取财富和地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通过对将士们的描绘,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注释】 千点万点:形容野花繁多,落英缤纷。 山鸟啼:山间小鸟的叫声。 旧游:指过去游玩过的地方。 芳草路:长满花草的路。 石桥、流水、竹门:都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西:方位词,指西边或右边。 【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春天出游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和所感的愉悦之情。全篇用“千点万点”和“一声两声”来形容春花落叶之多以及山鸟啼鸣之声之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意盎然的景象;“记得旧游芳草路,石桥流水竹门西”
诗作原文: 范蠡倾吴国,奇计进西施。 惜哉攻心策,不遇越王时。 诗句译文: 范蠡成功帮助了吴国,施展出奇妙的计策使西施得以进入吴王的视野。 可惜啊,他的这种心理策略未能得到越王重遇的机会。 关键词解释: 1. 范蠡:春秋末期越国的名臣,被誉为“越之雄”。在吴国时,他帮助勾践灭掉吴国,建立越国。 2. 奇计:指巧妙而又出人意料的策略。 3. 西施:春秋时期著名的美女,以美色著称于世
【注释】: 立春后一日微雨: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开始。 蔷薇:一种花卉的名字。过雨,即经过雨水之后。 绿阴:指树木茂密,遮天蔽日的景象。 花信风:春天里花开时吹来的风。 午睡醒来帘半卷:午后睡觉醒来时,帘子被半卷着。 数声啼鸟画墙东:几声鸟儿的啼叫从墙上传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小诗。首句“立春后一日微雨”交代了时间与天气。立春后一日,是春天的第一天
【注释】 沧波:沧海。沧,水色。带白沙:指海面上飘着的白色沙子。渔舟:渔船。风起:风势很大。钓丝斜:形容风大,渔人把鱼竿都吹斜了。沧边:海边。无人管:没有人看管、过问。半属芦花:一半是芦花。蓼花:即蓼草。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当时他闲居在建阳(今属福建),登高而眺,看到江上的秋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首联写秋江景象;颔联写渔民捕鱼的情况;颈联写江上秋色,无人过问;尾联写渔人生活
【注释】猛虎:比喻强暴的势力,这里指凶悍的对手。我前:指猛虎向我逼近。山鬼:指凶恶的鬼神。后:指山鬼从后面攻击。老僧:这里指诗人自己,“坐忘”是佛教的一种修道法门,即“坐禅”,即静心冥想,达到忘却自我的境界,“寂然”是形容心境非常安静。无何有:佛教术语,“空”、“无”,即虚无缥缈,不可捉摸。 译文:凶猛的老虎向我冲了过来,凶恶的鬼神在我身后出现。我已经达到了“坐忘”的境界,一切杂念都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