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琦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无棣城边春欲暮,卧龙冈上花如雾。 - 注释:无棣城,古地名,位于今山东省滨州市。卧龙冈,山名,位于无棣县内。 -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无棣城附近看到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感慨和对春天美景的留恋。 2. 年年醉彻武陵烟,至今记得桃源路。 - 注释:武陵,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地方,据说有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色。 - 赏析
【注释】 中峰:位于北京西山,因山势中空如井而得名。孤标耸寥廓:孤立地矗立在空旷之中。寺楼:佛寺。递隐见:一层层地隐约出现。石径:山路。济胜具:指登山的必备物品。快:高兴。爽垲:高爽宽敞的地方。广莫:宽广无边的天空。不知:不看见。天澄豁;天空湛蓝而开阔。对面:正对着。蓟门山:古称蓟州,今天津市蓟县一带。数点青:几点青色的树木。西湖:水潭或湖面。盈勺:像一勺一样小。万象:万物。媚:美好。孤云安所薄
这首诗是唐代李商隐的名篇《牡丹》。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一、首句释义 "瑶华脉脉殿春残" - 瑶华:这里指代牡丹,是一种珍贵的花卉。 - 脉脉:形容牡丹花盛开时,花朵间互相连接,像血脉一样流动。 - 殿春残:描绘了牡丹在春天中逐渐凋谢的景象,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时光的逝去。 二、次句释义 "姑射仙人画里看" - 姑射仙人:传说中的女仙名,此处借以形容牡丹的美。 - 画里看
注释: 苍翠的山崖环抱着四面的关口要塞,曲径幽深的竹林里。 渺远的烟云笼罩着稀疏的树林,夕阳映照下人们正在渡河。 译文: 苍翠的山环绕四境,曲径深处有幽静的竹林。 渺茫的烟霭笼罩在稀疏的树林间,夕阳西下时人们渡过河去。 赏析: 这首诗以苍翠的山崖和曲径幽深的竹林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色。接着,诗人又通过“渺渺疏林烟”、“夕阳人渡水”等词语,将这种宁静的氛围推向高潮
何人写此青琅玕,满堂萧爽生秋寒。 居然坐我三径下,数茎不动风珊珊。 柏溪先生隐于酒,戏拈秃笔如挥帚。 一幅淋漓竹亦醉,醉竹合与先生友。 矗矗三株状殊绝,迥若苍虬立烟雪。 别有一枝秀且长,青鸾整翮从风翔。 葛陂化龙去已久,至今屏障生辉光。 我观此图怀耿耿,墨花乱落团圞影。 素节偏宜君子堂,虚中独立尚书省。 尚书华省凤池隅,新长孙枝引凤雏。 夔龙礼乐方大备,伶伦之管公所须,此君安可一日无。
牡丹 其五 非烟非雾倚雕栏,珍重天香雨后看。 - 非烟非雾:形容牡丹花的香气若隐若现,如同烟雾般缥缈。 - 倚雕栏:诗人站在精美的栏杆旁观赏牡丹。 - 珍重:珍惜、看重之意。 - 天香:指牡丹的香气浓郁而持久,如天上飘散的香气。 - 雨后:暗示了牡丹盛开的季节,此时雨水滋润,花朵更显娇艳。 - 看:观赏、欣赏之意。 愿以美人锦绣叚,高张翠幕护春寒。 - 美人:这里比喻牡丹,将牡丹比作美女。 -
【注释】百宝:指园林。阑干:栏杆。护:保护。沉香亭:唐代长安城东面,在今西安市东南。若为:怎样。春来:春季来临之际。韶华:美好的时光。总领:领导,统帅。群芳:百花。 【赏析】这首诗是咏牡丹的。诗中以“谁作”一问,点出了牡丹在春天里所居的地位。首句写牡丹在花木丛中,犹如众星拱月。第二句写牡丹在沉香亭畔,宛如众芳之冠。末句写牡丹在众花丛中,宛如众芳之主。全诗语言简炼,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性
【注释】 顾实甫:即顾宪之,北宋时为翰林学士。漕河:运河,从北京到扬州的一条大运河。蒹葭秋色:指蒹葭(芦苇)在秋天的景象,也用来泛指荒凉萧条的景象。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别好友顾实甫回故乡吴地时所作。首两句写送别的地点和情景。“蝉声处处和骊歌”,是说送行的友人,个个都唱起骊歌来,声音此起彼伏,不绝如缕。“风度漕河起夕波”,是在暮色苍茫中,运河上掀起阵阵波涛。这里描写出一幅水天相接
【注释】 牡丹:一种花。其四:第四首。艳蕊连翩:艳丽的花瓣接连不断。映彩霞:色彩斑斓。倾国:指姿容美丽,足以倾城。殿春华:装点春景。虚疑:疑是。五色文:五彩缤纷的花纹。通华:通达光明。平章:评断。万树花:无数花朵。 【赏析】 《牡丹》共四首,这是第四首。诗人以极其绚丽的色彩描绘了盛开的牡丹,赞美了牡丹之美。首句写牡丹的花色艳丽;第二句写牡丹的姿容娇美,足以倾国倾城;第三句写牡丹装点了春景
【译文】 秋色如此突然地到来,客人的心情郁郁不乐。 微弱的阳光透过树叶,肃穆的天空显得更加开阔。 高风吹落了树叶,细露滋润着芳香的兰草。 四时自然运转交替,是谁决定了万物盛衰之端? 朱红的花朵多么娇艳,洁白的花朵已开始凋残。 松柏的形态如此挺拔,凌风而立,自得自在完满。 愿与君同秉高风节操,岁寒三友,共度严冬。 【注释】 1. 秋夜简敬承公亮:秋天的夜晚向敬奉公亮的先生表达敬意和问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