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写此青琅玕,满堂萧爽生秋寒。
居然坐我三径下,数茎不动风珊珊。
柏溪先生隐于酒,戏拈秃笔如挥帚。
一幅淋漓竹亦醉,醉竹合与先生友。
矗矗三株状殊绝,迥若苍虬立烟雪。
别有一枝秀且长,青鸾整翮从风翔。
葛陂化龙去已久,至今屏障生辉光。
我观此图怀耿耿,墨花乱落团圞影。
素节偏宜君子堂,虚中独立尚书省。
尚书华省凤池隅,新长孙枝引凤雏。
夔龙礼乐方大备,伶伦之管公所须,此君安可一日无。

何人写此青琅玕,满堂萧爽生秋寒。

居然坐我三径下,数茎不动风珊珊。

柏溪先生隐于酒,戏拈秃笔如挥帚。

一幅淋漓竹亦醉,醉竹合与先生友。

矗矗三株状殊绝,迥若苍虬立烟雪。

别有一枝秀且长,青鸾整翮从风翔。

葛陂化龙去已久,至今屏障生辉光。

我观此图怀耿耿,墨花乱落团圞影。

素节偏宜君子堂,虚中独立尚书省。

尚书华省凤池隅,新长孙枝引凤雏。

夔龙礼乐方大备,伶伦之管公所须,此君安可一日无。

【注释】

  1. 青琅玕:一种美玉,这里指竹子。
  2. 萧爽:凉爽。
  3. 居然:竟然。
  4. 三径:三间茅屋,常用以指隐居的居所。
  5. 珊珊:形容风声或水声细碎的样子。
  6. 柏溪先生:指王维。
  7. 挥帚:挥笔写字。
  8. 淋漓:用笔力充沛。
  9. 矗矗:高大挺拔的样子。
  10. 迥若:高耸直立的样子。
  11. 苍虬:形容像虬龙一样弯曲有力。
  12. 葛陂化龙:传说葛陂有条龙化成一条白蛇。
  13. 团圞:形容云彩聚集的样子。
  14. 素节:洁白如玉的品格。
  15. 虚中独立:形容一个人谦虚而坚定。
  16. 尚书华省:尚书省,古代官署名,主管朝廷行政事务。华省即华丽华丽的办公场所,比喻尊贵之地。
  17. 凤池:凤凰池,古代皇帝的禁苑。
  18. 礼乐:指古代礼制和音乐。
  19. 伶伦:传说中的古代乐器制造者,这里借指古代的音乐文化。
  20. 公所须:需要公家供给。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竹子画作的意境和特点。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将画面中的竹子展现得栩栩如生,令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诗的开头两句“何人写此青琅玕,满堂萧爽生秋寒”描绘了竹子画的意境。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竹子画的赞赏之情,认为这画中竹子青翠欲滴,如同美玉一般珍贵。接着,诗人又通过“居然坐我三径下,数茎不动风珊珊”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画的特点。竹子画仿佛真的坐在了作者面前,而其中的几根竹子虽然不动,却给人一种风轻拂过的感觉。这里的“珊珊”形容风声细碎,也暗示了竹子画的生动和灵动。

诗人继续描绘竹子画的意境和特点。“柏溪先生隐于酒,戏拈秃笔如挥帚。一幅淋漓竹亦醉,醉竹合与先生友。”诗人以柏溪先生的形象作为参照,描绘了竹子画的生动和灵动。竹子画仿佛真的融入了诗人的生活,成为他的朋友,让人陶醉其中。这里的“淋漓”形容竹子画的生动和灵动,而“醉竹”则表达了竹子画的意境和特点。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再次描绘了竹子画的意境和特点。“矗矗三株状殊绝,迥若苍虬立烟雪。”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将竹子画与其他景物进行对比,展现了竹子画的独特之美。而“别有一枝秀且长,青鸾整翮从风翔。”则是对另一枝竹子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风采和气质。

诗人以“葛陂化龙去已久,至今屏障生辉光”收尾,表达了对竹子画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竹子画已经超越了时间的界限,成为了永恒的经典之作。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竹子画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画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