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真
《题瘦马图》是宋代画家龚开的一幅作品,画面描绘了一匹从天而降的骏马,其形态奇特、气势磅礴。这首诗通过描写这匹神奇的骏马,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与感慨。 诗的前两句“万里沙场踏雪还,凌然病骨箭痕斑”描绘了这匹神马从天而来,其经历的艰辛和战斗的激烈。它曾经在战场上驰骋,历经沙场之苦,如今却因病痛而显得疲惫不堪。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这匹马的非凡气质
下面是对这首明代诗人郑真所作的《寄汴韩豫斋·秋风悄悄动荒埃,篱下黄花菊又开。试问城头双过雁,中原何日定归来。》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1. 秋风悄悄动荒埃,篱下黄花菊又开。 - 秋风悄悄动荒埃:描绘了秋风轻拂的景象,给人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一种凄凉或寂寞的情绪。 - 篱下黄花菊又开:菊花在篱笆下盛开,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同时也可能寓意着诗人内心的不屈不挠。 2. 试问城头双过雁
【注释】 云屯万灶:形容军营的营垒像云一样密集。玉骢嘶:指战马鸣叫。斜日:夕阳。鼓鼙:指战鼓和军用号角。枳棘:指丛生荆棘的地方。凤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比喻贤才。栖:栖息。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把送别的对象比作战场上的将士,而自己则是送行的人。“云屯万灶”句写战场之广阔,“玉骢”(骏马)之声则写将士之雄壮,“斜日青山”句写送别之地的景色之优美。末两句,是说边地荒凉险恶,令人怜惜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石根苍竹净晖晖,暖翠翻花遍羽衣。 见说上林春似海,乘风好与凤凰飞。 注释如下: - 石根苍竹:指石头上的青翠竹子。 - 净晖晖:形容竹子颜色清亮,光泽照人。 - 暖翠翻花:形容春天时草木繁茂的景象。 - 遍羽衣:形容羽毛的颜色丰富。 - 上林:古代皇家园林,这里比喻广阔的春光。 - 春似海:形容春天景色美丽,如同大海一样辽阔。 - 乘风好与凤凰飞:意味着在春天的好天气里
这首诗是诗人在腊月夜晚阅读袁文清公(袁枚)的诗集时所赋的二绝句。下面分别对每一句进行解析并附上赏析。 第一句:“万年倾泻似悬河”,这里的“万年”指的是时间的长久,而“倾泻”则形象地描绘出时间如同江河一样滚滚向前,永不停息。“似悬河”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连绵不绝和源源不断。整句话的意思是,时间像一条大河一样流淌不息,永远向前。 第二句:“传出人间不厌多”,这句话中的“传出”可能是指诗歌的传播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谢丁相公惠牡丹》。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几年作客向蓬莱,一捻胭脂笑口开。" 这句的意思是说,自己已经多年作为客人居住在蓬莱,而收到牡丹后心情愉快,如同抹上了胭脂一般,露出了笑容。蓬莱在古代指仙境,这里代指作者的居住地或者他的心之所向。 "想见故园春满眼,淡妆浓抹待归来。" 这句的意思是说,看到这牡丹,不禁让我想起自己在故乡的春天
百年生计近如何,霜雪萧萧鬓未皤。 我志在山君在水,负薪何似得鱼多。 题解: 《题渔樵问答图》是元末明初诗人胡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一位渔夫和樵夫在山水间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全诗通过对渔樵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们面对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 注释: 1. 百年生计近如何,霜雪萧萧鬓未皤 -
注释: 1. 往岁曾看艮岳图:指过去曾经看过《艮岳图》。艮岳,即宋朝的艮岳,是宋徽宗建造的大型宫苑,位于开封城北,占地广阔,风景秀丽。 2. 还夸形胜帝王都:意思是曾经夸赞这座宫殿的雄伟和美丽,就像帝王之都。 3. 风流有客今三载:这里的“风流”指的是诗人自己,“有客”可能是指他的友人或同行者,“三载”则表示已经过去了三年。 4. 千里相望夜月孤:意思是在遥远的千里之外,只能看到那一轮孤独的月亮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之作。诗中描绘的是一个美丽的场景,诗人在鲛门海边与好友相送,希望他们能平安归来,共同分享故园的美好时光。 注释: - 鲛门海阔:指海洋辽阔无边。 - 蜃楼低:指海上的蜃楼显得很低矮。 - 仙子乘空:指仙子在空中飞翔。 - 一鹤飞:指一只鹤在空中飞翔。 - 故园春正好:指的是作者的故乡春天非常美好。 - 乔梓映清辉:指故乡的大树和建筑在月光下投下的阴影。 赏析:
彭泽归来尚有田,莺花三月醉琼筵。 故人矫首沧江上,万里东风浪拍天。 注释:彭泽县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北部,诗人回到家乡之后仍然拥有自己的田地;莺花(春天的花朵)在三月盛开,美极了,让人沉醉于琼筵(珍贵的酒席)之中。老朋友站在江边抬头远望,万里之外的江风带着春意和希望,仿佛能将船只拍打在天上一样。 赏析:此诗以“题鲛川赠别图”为题,描绘了诗人与故人分别的情景。首句表达了诗人回归故土后的宁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