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始亨
闻杨无见出家为僧遥有此寄 【注释】:闻,知道;杨无见,人名。此诗是作者得知好友杨无见出家为僧后所写的。 【赏析】:诗人与杨无见同游学多年,感情甚笃,但杨却要出家为僧,使诗人颇感意外。诗的前半部分写自己对此事的反应,后半部分写杨出家后的境况。首联即表明“知”意,颔联写杨出家后的生活。颈联两句写出杨出家以后仍不改其志,而诗人对此又有何感想?尾联写杨出家后依然保持自己的本色,诗人对此也有所感慨
晚晴 春山连夕雨,野岸百花生。 与客过南浦,扁舟及晚晴。 注释:春天的大山被夕阳映照下连绵着傍晚的细雨,岸边野地生长着各种花草。我同客人一起经过南边的水边,乘着小船在晚晴中前行。 白波分洫细,翠甲绕畦平。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乡村的宁静美景。首联“春山连夕雨,野岸百花生。”以自然景物作引子,为后文抒情蓄势。颔联“与客过南浦,扁舟及晚晴。”交代了诗人和同伴们在南浦度过傍晚时光
【注释】 1. 西樵:指广东南海西樵山。 2. 先子:对已故父亲的称呼。 3. 方盛时:正在兴旺发达之时。 4. 名山此下帷:指在山中隐居读书。 5. 才应当世用:指才能应该用来报效国家,而不是隐退山林。 6. 心与古人期:意思是心中有着古人的榜样和期望。 7. 庐墓:指为父母修建的坟墓。 8. 故书:指父亲生前所读的书籍。 9. 那忍披:怎么忍心翻阅。 10. 空庭:空旷庭院,指墓地。 11.
《赠定山百岁叟》 赠定山百岁叟,丈人归卧处,石户枕寒流。月午霜鹤唳,田春牛犊肥。蓑湿樵径瀑,瓢挂海门楸。甲子知何许?诸孙白首愁。 “丈人归卧处,石户枕寒流。”这两句描绘了一位老者安详的归隐生活,他的住所是一处石屋,背靠着冷清的山流。这里的“丈人”指的是对老人的尊称,暗示了诗中所描写的主人公是一位年长的智者或贤者。石户和寒流,则给人以静谧、孤寂之感,仿佛能听见岁月流逝的声音
【注释】 1、山房:指道士居住的地方。2、产芝(zhī):生出灵芝。3、中岁:中年。4、服饵:服用仙丹或草药等。5、导引:即导引术,一种锻炼身体的体操方法。6、休粮:不食五谷。7、趺坐:盘腿而坐。8、忽自:忽然之间。9、园绮:传说中的仙人。10、翘首:抬头仰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山房石上偶然发现一株灵芝时所写,表达了他对灵芝的喜爱之情及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首句“山房石上产芝”
【注释】 1. 秀水:今浙江嘉兴。 2. 子葆:朱锡鬯的叔父名子葆。 3. 任狂直:任气,指任性。 4. 古道重箴规:古训重在箴规,意谓要谨遵古代圣贤的教诲。 5. 相嫉:相互嫉妒。 6. 谬承:错误地接受。 7. 东山客:指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中的“东山再起”之意,这里以东山比喻隐居之地。 8. 香囊:女子用丝绵或绸缎等做的小袋子,里面装有香料。 9. 赌棋:下棋。 【赏析】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整体意境。诗人在描绘西江的景象时,通过秋天的江岸和潮汐的变化,展现了一幅秋夜宁静而深沉的画面。然后,他转向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包括月里槎通汉和湘中雁向衡,这些描写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情感。接下来,诗人通过天寒知海水、人寿待河清等表达,传达了对自然界变化与人的命运的深刻思考。最后,以合浦何年叶,随风到洛城作为结尾,寓意深远,既有对远方的思念
【注释】 1. 与王震生夜话:与王姓的震生(王震)晚上聊天,即夜谈。 2. 清夜月:清夜,指深夜。月光皎洁如镜,故称清夜。 3. 此意重兼金:此意,指夜话之意。 4. 此句意为:我与你的友谊如同珍贵的黄金。 5. 坐惜青春暮:坐在夜晚,惋惜青春流逝,形容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6. 言寻芳草阴:寻找那幽静的草地。 7. 江潭:指江边的池塘或者湖泊。 8. 对憔悴:形容身体消瘦、面容憔悴的样子。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为爱碧云流”: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碧云"常用来形容山色,"流"则描绘出其轻盈流动的状态。整体而言,此句描绘了一幅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 2. “移床坐小楼”: 此句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诗人将床移至小楼上,可能是为了寻找更好的视野和心境。小楼通常位于较高的地方,可以俯瞰四周景色,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3. “稷华西潦壮”: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圭峰寺晚眺怀想友人黄子嵩。首联写景,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文虹销积水,望远伤归心。“文虹”即文虹山,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南,因有云气聚散而名。《元和郡县志》引《括地志》:“天台山,一名天柱山,高一万六千九百尺。其上有五峰,皆峭壁相望,如列戟焉。”《太平寰宇记》谓:“山多石,故亦称石城”。《江南通志》载:“文虹山有文虹亭,唐李贺登临作‘日落鸟飞稀’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