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邦奇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包括关键词的解释和诗句的赏析。 1. 清晓寒霜候早朝:清晨的霜冻依然存在,天气非常寒冷。 2. 小童羸马禁天遥:年轻的仆人骑着瘦弱的马,前往遥远的皇宫参加早晨的仪式。 3. 平阳判府催徵出:韩邦奇被贬为平阳通判,负责征收赋税的任务。 4. 棨戟重罗过豫桥:韩邦奇乘坐装饰华丽的车子,通过豫桥,象征着他的官职和权力。 5. 赏析:此诗描绘了韩邦奇在早朝的场景
【注】1、鲁提督:清代以“提督”为武官最高品阶。2、圣皇神武降千古:圣皇指康熙皇帝,圣皇神武即指康熙皇帝的威武。3、提督威声振四陲(ti): 提督是清代地方军队的最高长官。“四陲”指四周边远地区;4、十万强兵皆窜伏:指清朝的八旗军在康熙帝的威令下全部归服。5、不须复勒燕山碑:燕山碑指燕山铭刻,即康熙皇帝曾于1668年立《御制平定三逆方略》碑记功。 【译文】 康熙皇帝英明威武,威名传遍天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然后对每一联进行具体的理解分析。此诗前两句写诗人身在异乡,心系故乡,收到妻子的家书时,才稍感慰藉。后两句写妻子在家乡思念丈夫的心情,并设想了与丈夫团聚的欢乐场景。全诗以书信为纽带,把两地相思之情连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切的爱情。 【答案】 ①旅舍:旅馆②边城:边境之城③病
诗句原文: 狱中集古十六首东岩同扉其五 《狱中集古十六首·其五·东岩同扉》是明代官员韩邦奇所作,通过这首诗,可以深刻体会到作者在牢狱之中的心境。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第一句:“献纳青云际” - 关键词:献纳、青云际 - 注释:这里的“献纳”意味着贡献或陈述,而“青云”常用来形容仕途顺利或飞黄腾达。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前途的美好期待和对权力的渴望。 - 赏析
注释:泪水洒满霜天,如同十万行一样。我为你今日伤心欲绝,肝肠寸断。西风吹落灵陂的月色,荒冢萧瑟,秋草长势旺盛。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雷仲华的哀悼之情。诗中“泪洒霜天十万行”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悲痛的心情;“为君今日裂肝肠”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深思念和悲痛;“西风吹落灵陂月”则描绘了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荒冢萧萧秋草长”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美
【注释】 东岩:指杜甫的草堂,位于成都西门外,有“万古云霄一草木之窟宅”之称。同扉:指与诗人志同道合者。其五:指《狱中题壁》诗中的“万古云霄一草木”。万重关塞断,慷慨泪沾缨:意思是说,在万重山关和要塞之间,道路阻隔,不能相见;而自己因受冤被关押,心中充满悲愤,眼泪沾湿了系在腰间的衣带,以致系绳都断裂了。 【赏析】 此为公元759年(唐广德元年)诗人自长安入狱至成都时所作诗篇。诗人当时身陷囹圄
【注释】: 昔献:以前。长扬赋:指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风云:比喻声名显赫。 遭逢:遇到,碰上。圣明主:英明而贤明的君主。礼乐:指朝廷礼仪和音乐。秀群英:指朝廷中杰出的人才。 【赏析】: 这是一首颂德之作。全篇以“颂”为主,用典较多,但写得自然浑朴,毫不雕琢。开头两句点明作诗缘由,是因狱中同窗之约而写的。首句说过去曾作过洋洋洒洒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使四海风云为之生色
盘陀驿 盘陀:山名。在今陕西长安西北。行尽青山见孤村,下马盘陀日已昏。 盘陀,即盘谷。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太平寰宇记》卷一○六引《关中记》:“盘谷在长安西北百三十里,有盘陀石山,形似盘盂。”孤村:指盘陀驿。行尽青山见孤村:行尽青山,指走过盘陀山后进入驿站。孤村,即孤馆、旅舍。 下马盘陀日已昏:下了坐骑在盘陀山游览了一天以后,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昏暗。盘陀,在今陕西省户县西南。 绿树满庭春寂寂
【释义】 昨晚风雨过高平,今夜晴光明媚。渔夫吹笛漳水边,青山环绕潞州城。 【注释】 高平:古县名,在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 漳水:指漳河,发源于山西,流经河北、河南,到郑州入黄河。 潞州:今为长治市。 【译文】 昨晚风雨过高平,今日晴空万里。 渔夫吹笛漳水边,青山环绕潞州城。 【赏析】 此诗首句用“昨宵风雨过高平”开篇,写诗人昨夜在高平(今属山西)的所见所闻。第二句“今日晴川柳色明”
【注释】 京华:京城。网罗:比喻朝廷。梧桐:梧桐叶落。风雨不成歌:比喻忧国忧民之志不能实现,壮志未酬,壮志难酬。许国:为国家献身。分襟:离别。相期:相互期许。衰朽:指年老体弱。负贤科:有负于贤德的科考。 【赏析一】 首联“京华一别七年过,忽讶相逢在网罗。”诗人回忆了与友人在京华分别已经七年之久,突然有一天,又在北京城中相遇了,这真是令人惊喜的事情。 颔联“月落梧桐疑是梦,夜阑风雨不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