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行尽见孤村,下马盘陀日已昏。
绿树满庭春寂寂,东风时送鸟声喧。

盘陀驿

盘陀:山名。在今陕西长安西北。行尽青山见孤村,下马盘陀日已昏。

盘陀,即盘谷。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太平寰宇记》卷一○六引《关中记》:“盘谷在长安西北百三十里,有盘陀石山,形似盘盂。”孤村:指盘陀驿。行尽青山见孤村:行尽青山,指走过盘陀山后进入驿站。孤村,即孤馆、旅舍。

下马盘陀日已昏:下了坐骑在盘陀山游览了一天以后,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昏暗。盘陀,在今陕西省户县西南。

绿树满庭春寂寂,东风时送鸟声喧:庭院里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春天的景色显得十分寂静;而春风时而吹动树枝,时而送来鸟儿的鸣叫声,使这寂静的景色变得喧闹起来。

绿树:指翠绿色的树叶。满庭:庭院。春寂寂:春天的景色寂静无声。

东风:春风。时:常常。

鸟声:指鸟儿鸣叫的声音,有时是欢快悦耳的,有时是悲伤凄凉的。喧嚣:形容鸟儿叫声热闹非凡。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盘陀驿周围的自然美景和春天的气息。首句“青山行尽见孤村”,诗人沿着山路行走,终于看到了一个孤独的村落,这是一幅宁静的画面,但接下来一句却突然转折,“下马盘陀日已昏”,诗人在盘陀山游览了一整天后,太阳已经落山,夜色已经降临。这种突然的转折,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次句“绿树满庭春寂寂,东风时送鸟声喧”,诗人在庭院里欣赏着绿树和春天的景色,但此时却听到了鸟儿的鸣叫声。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最后一句“绿树满庭春寂寂,东风时送鸟声喧”,诗人再次回到了最初的画面,只是这次的背景已经发生了变化。诗人在欣赏着绿树和春天的景色时,突然听到了鸟儿的鸣叫声。这种突然的变化,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戏剧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