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品监司贵,朝廷法不私。
一封渎明主,十口累相知。
黄卷春扉静,青灯夜榻迟。
旧闻胡宪使,此日慰相思。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诏狱 自浙至京未尝顷刻释三刑”
  • 这句表达了诗人被投入诏狱,经历漫长而严峻的审讯过程。”诏狱”是古代皇帝特设的大牢,用于审判重大案件。”三刑”指的是死刑的三种执行方式,如绞、斩、戮等。这句话描绘了一个被法律制裁的沉重氛围。
  1. “五品监司贵,朝廷法不私”
  • 在中国古代,官员的官职分为九品,五品为第五等。这里提到的“监司”可能是指地方上的监察官或地方长官。这句话表达了一个观点:即使是高官也不能免受法律的约束,表明了法治的重要性和公正性。
  1. “一封渎明主,十口累相知”
  • “一封”指一封书信,通常用来表达对君主的忠诚和敬仰之情。”渎明主”即冒犯君主,但在这里含有尊敬之意。此句表达了虽然面临困境和压力,但仍不忘忠于国家和君主。
  1. “黄卷春扉静,青灯夜榻迟”
  • “黄卷”通常指古代的书籍,这里可能意味着读书或研究。”夜阑人静”形容夜晚安静,没有外界噪音干扰。”青灯”则是指点着的油灯,常用于书房中。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学者在夜深人静时仍埋头于书堆中的勤奋情景。
  1. “旧闻胡宪使,此日慰相思”
  • 这里提到了”胡宪使”,可能是某人的名字或是某个特定人物的象征。通过提及这个名字或形象,诗人表达了对这位使者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此日”指的是今天,”慰相思”则是安慰对方的离别之苦。

译文:
诏狱里我自浙地来到京师从未片刻释放过三刑罚,
五品监司尊贵,朝廷法不容私。
一封书信冒犯明君,十口之家相互牵挂知。
书房内黄卷静默,青灯下夜幕降临晚。
听闻胡宪使今日来,此情此景令我心慰安。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诏狱中的经历及其内心的感受。诗中反映了法治的重要性、对国家的忠诚以及个人在困境中的坚持和努力。通过对具体生活场景的描述——从诏狱的严酷到夜深人静的书房——展现了诗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变化。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过去友人(胡宪使)的怀念之情,增添了情感的深度和层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