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古易
除夕 数声山鸟变,春色满林峦。 寒夜坐将半,疏钟闻未残。 身闲多事外,计拙一生安。 明日年华改,诗情恐未阑。 译文: 初冬的夜晚,寂静无声,偶尔传来几声山鸟的叫声,仿佛在宣告春天的到来。树林中的树木被雪覆盖,显得格外宁静。 我坐在炉火旁,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但外面的钟声似乎还没有完全停止。 尽管身处闲适之中,但心中却有很多忧虑,因为我知道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计划总是难以完美。 明天就是新年了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几度雨初歇”:描述连续降雨后终于停止的情景。 2. “虚窗晴转幽”:指在晴朗的天气中,窗户显得更加幽静和空灵。 3. “鸟啼当竹户”:描绘鸟儿在竹林之间欢快地鸣叫。 4. “花上隔溪楼”:形容花朵盛开时,仿佛隔着溪流的高楼也能感受到其美丽。 5. “地僻成深隐”:因为地方偏远而成为一处隐秘之地。 6. “春残忆旧游”:春天即将结束,怀念过去的时光。 7.
林吐微微绿,山回黯黯春。 药栏随地得,诗思逐时新。 注释: 1. 林吐微微绿,山回黯黯春。 - 林吐微绿:描述的是树木开始发绿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开始。 - 山回黯黯春:描绘的是山脉被云雾缭绕的景象,显得朦胧而美丽,春天的气息在山间弥漫。 2. 药栏随地得,诗思逐时新。 - 药栏随地得:描述的是药栏周围的景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可能是指植物生长或季节的变化。 - 诗思逐时新
【解析】 此诗以“独”字为诗眼,写诗人独赏山中菊花的孤寂情怀。首联点明赏菊之因,颔联写赏菊之景,颈联写赏菊之情,尾联写赏菊之意。 【答案】 (1)不寄在篱下——不依附于世俗,独自盛开。 (2)披离自不群——与世俗不同,不随波逐流。 (3)一秋无过客——整个秋天没有游人来观赏。 (4)空谷独逢君——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山谷中遇见你。 译文: 我独自在山中欣赏菊花的幽雅清高, 不依附于世俗
秋夕遣兴次愿公韵 颇得幽栖趣,看山拥敝裘。 寒潭初过雁,红叶欲遮楼。 云水自为适,烟霞又入秋。 与君深夜里,清思共悠悠。 注释: 1. 颇得幽栖趣:我得到了隐居的乐趣。 2. 看山拥敝裘:看着山上的树木拥簇着破旧的皮衣。 3. 寒潭初过雁:寒潭上刚刚飞过的雁。 4. 红叶欲遮楼:红色的树叶想要遮住楼房。 5. 云水自为适:云和水都适应自然,自己感到舒适。 6. 烟霞又入秋
注释: - 转觉成幽趣,生涯到处闲。 - "转觉"表示由原来的意识状态转变到一种更深刻的感受或理解。 - "成幽趣"指形成一种幽静的情趣。 - "生涯"是生活或职业。 - "到处闲"表示生活的轻松和悠闲。 - 溪云分半榻,野鹤共三间。 - "溪云"可能指的是小溪上的云雾。 - "分半榻"可能是指一半是床,一半是其他物品或者景象。 - "野鹤"可能指的是野生的鹤。 -
春晓 松花深闭户,山色销寒烟。 无事惟甘拙,何心学懒禅。 雨馀芳草梦,月落子规天。 堪愧龙钟叟,春来多晏眠。 注释: - 松花深闭户:形容春天的早晨,窗外的松树已经长出了嫩绿的小叶,花朵紧闭着,仿佛是怕被人看见一般。 - 山色销寒烟:山上的景色在晨雾的笼罩下显得朦胧而宁静,仿佛被一层薄雾所覆盖。 - 无事惟甘拙:形容自己没有什么事情要做,只愿过着朴素无为的生活,不求功名利禄。 - 何心学懒禅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这类试题答题时先从整体把握诗中描绘的景象,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答案】 ①荣落皆如幻:荣华富贵像幻梦一样容易消逝。 ②高香仍带露:香气袅袅的檀香犹存,沾满露珠。 ③红影不污潮:花影不沾水气而显得鲜艳。 ④水阁人烟迥:水上的楼阁远离尘嚣,人来人往很少。 ⑤山庭鸟语骄:山中的庭院鸟儿鸣叫得很欢快。 ⑥春光当自娱
【注释】数载:多年,指很长时间。匡山:指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凉襟:凉爽的胸怀。披:披衣,这里指开襟。窗虚:窗子空无一物,指没有知己。独坐:一个人坐着。分:同“份”,分享。霜气:寒气。岩花:岩石上长出的花朵。篱:栏杆。一般寥廓意:同样的高远、旷达的情怀。 【赏析】《过友人山房》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经过友人处时所见的景物,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庐山的美景
乱后相期未易逢,廿年曾记话从容。 春花辄扫门临水,晓梦频醒犬吠钟。 深谷未成投老计,旧溪仍愧寄孤踪。 迟君更有幽怀在,倚杖斜阳数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