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倚阑令
【注释】 珠槛:用珍珠装饰的栏杆 窣瑶厢:用玉装饰的厅堂。 轻负年芳:指春天易逝。 冰苔点、花唾痕凉:比喻梅花上沾着露水,像冰一样的苔藓和像唾沫的痕迹一样清凉。 楚兰伤:指因思念而伤心。 【赏析】 此词为伤春之作。上片由景及感,下片以情写志,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易逝的惋惜和对爱情不渝的决心。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愁倚阑令:词牌名,又名“玉楼春”。《乐章集》入“双调”,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转一平韵,共二十八字,前段五句三平韵或两平韵、两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或两平韵。 红桥侧,杏园深。少尘侵。长记并肩喁语处,柳阴深。——上片写景叙事 往事休更追寻。恐伊行久变初心。寄尽相思千万语,绝来音。——下片抒情 【赏析】 此词是一首别情词。开头两句写景叙事,点出送别的地点和环境,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注释】 ①愁倚阑令:词牌名,又名“玉蝴蝶”。此为小令。 ②苔黏屐:鞋底被苔藓粘住了。 ③絮沾衣:衣上落了飞絮。 ④故来迟:所以来得晚。 ⑤风约池萍晴黛展:风把池中的浮萍吹得展开,好像晴天的眉毛。 ⑥远山眉:远处的山就像美人的眉毛那样弯曲。 ⑦休恨春去多时:不要怨恨春天去了很长时间。 ⑧流莺啭、还傍高枝:黄莺在树上婉转地歌唱。 ⑨此处更无金弹落,莫惊飞:这里没有用弹弓打小鸟,不要惊动它们。
【注解】: 1、愁倚阑令:词牌名。 2、花阴月:指月色如花般明丽。 3、柳梢莺:指柳树顶端的黄莺,啼声婉转悦耳。 4、近清明:接近清明时节。 5、长恨去年今夜雨:因担心去年今日下雨而遗憾。 6、洒离亭:把雨水洒在离别的亭子里。 7、枕上怀远诗成:夜里梦见远方的人,醒来写诗表达思念之情。 8、红笺纸:红色的纸张。 9、小砑吴绫:用小石子压平的吴地(今江苏)出产的细薄绸缎。 10、寄与征人教念远
【注释】 愁倚阑令:凭栏杆,眺望远方。阑:栏杆。 凭江阁:靠在长江之边的楼阁上。 看烟鸿:看飞过的大雁。烟鸿,即烟中之雁。 恨春浓:恨春天的景色过于繁茂。 还有当年闻笛泪,洒东风:还有当年在听到笛声时流下的眼泪,洒落在空中的东风里。 时候草绿花红,斜阳外、远水溶溶:此时草儿青青花儿艳艳,夕阳西下,远处水面波光粼粼,如镜。 浑似阿莲双枕畔,画屏中:仿佛阿莲那对美丽的枕头,画屏上。 【译文】
【注释】 ①愁倚阑令:词牌名。 ②春罗薄:春日的罗衣很薄。 ③酒醒寒:醒来酒气袭人,感到寒冷。 ④云雨事:指夫妻分离。 ⑤关山:这里指故乡。 ⑥雕鞍:精美的马鞍。 ⑦拼:勉强,极力。 ⑧一襟怀远泪:满胸的离别之泪。 ⑨赏析:这是一首伤别之作。上片写闺中人的相思之情,下片写丈夫的离情别绪。全词以“梦”起,用“醉”承,以“倚栏”结,结构谨严;从写景到抒情,层次分明,自然贴切
风颾瑟,叶凋零。 总关情。 我是江潭憔悴客,庾兰成。 年来听厌秋声。 寻山向、流水空亭。 无雁无云天一碧,晚来晴
《愁倚阑令》是北宋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著名词作。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词的内容、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简介: -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为晏殊之子。他以其婉约派的词风著称,与其父合称“二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创作背景: - 《愁倚阑令·花阴月》写于长记征人出发的一年前的今夜,当时时节近清明,即古人所说的“清明时节雨纷纷”
帘丝外,月波中。晚来风。叶落鸦栖鸦似叶,补些空。 此景关人何事,偏增得、愁幛重重。试问个人窗影里,得无同
酒醒前事成尘。忒无痕。残月晓风何处是,禁销魂。 迷离又近黄昏。分明记、昨夜星辰。弹指十年休便过,好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