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锡麒
仲家浅 仲家,即仲氏。浅,山名。此指太白山之浅。 凫云吹欲落,峄雨晴不飞。 言山顶之白云,随风飘动而欲落;山间之细雨,在阳光照射下而不飞。 万柳绿无次,高低隐斜晖。 言万株杨柳树,绿荫覆盖着山岗;高低错落,掩映着夕阳的余晖。 其上仲子庙,俯瞰渔家矶。 言山上有仲子庙,可俯瞰山下之渔夫的船矶。 庙前晒破网,墙上堆蓑衣。 言庙前的渔翁晾晒着破旧的鱼网,墙头上堆满了蓑衣。 即是其子姓,百代犹相依。
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晚笋余花,绿阴青子,春老夕阳前。 译文:江南的春天里,我听着黄鹂在歌唱,买了酒不要钱。晚上的笋、傍晚的花,还有绿荫中的青果,春天快要过去了。 注释:江南:指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三月:泛指春天。买酒莫论钱:买酒不用花钱。晚笋余花:傍晚的竹子和未开的花朵。绿阴青子:绿荫中成熟的果实。春老夕阳前:春天快要结束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南的春天里,听着黄鹂的歌唱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释作答。 此诗为游湖观月之作。首句写日午过桃源县,暮泊白洋湖;颔联写月出水中,风动帆影;颈联写渔烟淡薄、菰芦遥生;尾联写飞鹘从西,骊龙在深壑。全诗意境幽美,富有诗意。 【答案】 (1)午过桃源县
【诗句】君诗乃在潇湘洞庭间,啼残竹魄凋兰颜。乞归一勺楚江水,手洗芙蓉不自闲。 【译文】你的诗篇就像潇湘洞庭间的雨露,滋润着大地,使竹林的魂魄都变得凋零,兰花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你像一位归隐者一样,渴望回归到那宁静的楚江之畔,亲手洗涤着芙蓉花,却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注释】潇湘:湖南一带。洞庭:洞庭湖。啼残:形容声音凄厉悲切。竹魄:指竹子。凋兰:凋敝了兰草。乞归:请求归隐。一勺:指一点水。楚江
读放翁集 铁马金戈梦不成,熏炉茗碗寄余情。 苏黄以外无其匹,梁益之间老此生。 击贼未忘垂钓日,临终如唱渡河声。 长吟直与精灵接,千亿梅花坐月明。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释义: - “铁马金戈梦不成”:表达了陆游对战场生活的向往,但最终未能实现。这里的“铁马金戈”形容了战争的激烈,而“梦不成”则表达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熏炉茗碗寄余情”:通过使用熏炉和茗碗,诗人表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登高故事畏人夸”:这句表达了作者对高处风景的敬畏之情,担心被人称赞。 - 关键词:登高、故事、畏人夸 - 赏析:这里描绘了作者在高处观赏景色时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高山之景的向往和欣赏。 2. “九日天涯又水涯”:描述了一种遥远而又平静的景致,即在九日这一天,作者又在水边远望天际。 - 关键词:九日、天涯、水涯 - 赏析:通过“九日”和“天涯”的结合
诗句原文: 虎气消沈鹤市荒,东风容易客回肠。 贞娘墓上年年柳,画了春愁画夕阳。 译文: 昔日的虎丘现在已变得空荡荡,曾经热闹的市场也荒废了。春天的风轻轻吹过,让人不禁思念远方的人。每年春天,在贞娘墓前,长满了新的柳树,而那柳树仿佛也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的荒凉景象以及春天的到来。诗人用“虎气消沈”形容虎丘昔日的繁华,如今只剩下荒废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繁华岁月的怀念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的美丽景色和独特韵味。下面是对各句的详细释义: 第一句:“水阁家家风幔开” - 注释:这里的“水阁”指的是位于水中的楼阁,而“风幔开”则形容风轻轻吹动着悬挂在楼阁上的帘子,使之展开。整个句子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 第二句:“画阑曲折粉塘回” - 注释:这句描述的是一幅精美的画作般的栏杆(画阑)弯曲曲折地环绕在粉红的池塘周围,形成了一种优美的曲线
【注释】 看:观察。朱翁:诗人自称,这里指作者的友人朱晦庵,字元晦,号东阳,浙江金华人,曾官至吏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等职,有《晦庵先生文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赞美春光美好的诗。首句“看红看白数花枝”,描绘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悦心情。第二句“传唱朱翁乐府词”,则是诗人对朋友朱晦庵的赞颂。第三句“一半樱桃一半笋”,是诗人对春天的生动写照。最后一句“送春天气不多时”
桐枝百衲合成烟。 空际语香弦。 浅斟低唱,几家玉屑,几字金荃。 小长芦惜渔师去,谁写衍波笺。 荷花招手,重携蕃锦,读向湖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