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馨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 “孰云贫到骨,犹见富多文。”意思是:谁说贫穷到了骨头里,还是能见到富有的人写的文章。“孰”通“熟”,谁;“云”通“运”,指人的命运、时运等;“孰云”即“何言”。“孰云”二字是说“谁说”。这句的意思是“何言”!诗人认为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地恨穷村僻,聪难四达闻。”意思是:土地怨恨着穷乡僻壤,听觉迟钝难以四通八达传扬开来。“地恨”指诗人自己的处境
归途 两宿高斋意倍清,归来丘壑有馀情。 山添苍翠云新雨,水映空青日乍晴。 贾竖居奇高物价,老农叱犊课儿耕。 无端又得雷声隐,当挽银河为洗兵。 注释: 1. 两宿高斋意倍清:在高远的住所休息,心情格外清明。 2. 归来丘壑有馀情:回到山林之间,心情依旧愉悦。 3. 山添苍翠云新雨:山上的树木更加郁郁葱葱,天空中的云朵刚刚下过雨变得清新。 4. 水映空青日乍晴:水面上反射出一片清澈的天空
咏怀 江上风烟暗,长安消息难猜。 时清孰道福,世乱方知哀。 城阙春来虎豹深,山河故国满蒿莱。 雄心千秋志在,岂为流离叹不才。 --- 注释: - 江上风烟暗不开:形容江上的景色阴沉,云雾缭绕,仿佛一切都被遮住了,看不到光亮。 - 长安消息费疑猜:意思是想要了解长安(古都)的消息非常困难,因为信息不明确且难以捉摸。 - 时清孰道福:意思是在政治清明的时代,人们才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福气。 -
乌有先生室,只留四壁看。 况今逢盗贼,无复见衣冠。 腹有群书晒,颜馀古道欢。 柴门数十步,抵得百城宽。 注释:乌有先生的房子,只有四面墙壁可以观赏。如今遭遇盗贼,已无法见到昔日的士人和官员的服饰了。肚子里装满了书籍,脸上带着古人那种快乐的表情。家门前有几十步的距离,就足以抵挡上百座城市的宽阔。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动荡不安的感叹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整体内容和结构。 第一部分:“倪云林题云:‘高士江阴许士雍,淀山湖里泊烟欣。秋来莼菜鲈鱼好,亦欲东乘万里风。’赋诗志之。”这部分是诗歌的引言,介绍了诗人与倪云林之间的交往背景以及倪云林的题诗内容。 第二部分:“云林雅尚异沈沦,馀韵流风五百春。赖得高人诗画在,转令吾邑有高人。”这部分则是对引言中倪云林题诗的进一步阐述和赏析。 我们对每一句诗句进行逐一解读: 1.
【译文】 十年间,倾述彼此心声而不互相猜疑,今日离别却使心中痛苦万分。 反倒觉得语言的多少无法表达,不能把心中的悔恨都倾诉出来。 【注释】 过吴稼堂外叔舅故居:到吴稼堂外叔舅的旧居。稼堂即吴稼堂,是作者的外祖父。外舅指他的舅舅,吴稼堂是他的母亲吴氏的兄弟。 苦费思:十分痛苦地思念。 翻觉:反倒觉得。 【赏析】 “十年倾吐不相疑”,这一句看似寻常,却暗藏深意
``` 故宫遗址已茫然,坐对斜阳话逝川。 呜咽久消淮水恨,小朝短甚革除年。 注释: - 故宫遗址已茫然:指的是明朝的皇宫(即故宫)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一片废墟。 - 坐对斜阳话逝川:坐在残破的皇宫遗址上,面对着夕阳,回忆起逝去的时光。 - 呜咽久消淮水恨:这里的“淮水”代指秦淮河,暗指作者对于历史变迁的哀愁和遗憾。 - 小朝短甚革除年:“小朝”可能指的是明朝的某个时期,“短甚”表示时间短促
《挽张魏公》是南宋诗人刘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南宋抗金名将张浚(即张魏公)的深切哀悼与崇高敬意。下面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释: 1. 首句解读:“李相首排南渡日”,这里的“李相”指的是南宋宰相李庭芝,他在位期间积极推动南渡政策,以图恢复中原。而“南渡日”则是指南宋自高宗南渡后建立的政权。此句意在表达李丞相在推动国家走向南渡、抗击外敌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张魏公作为其中的一员将领
【注释】 胆瓶:一种小口大腹的瓶子,多用瓷制。 一枝兰:指兰花。 羡尔:羡慕你的意思。 高风:高雅的志向,这里借指高尚的品德、节操。 频:多次地。 乡梦:故乡的梦,即思乡之梦。 深山:指远离人烟的山林。 【赏析】 这是一首怀远诗。诗人以“胆瓶”为题,寄寓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全诗写景抒情,意境幽美。 首句“胆瓶斜对一枝兰”,写诗人把小巧玲珑的胆瓶放在案头,胆瓶旁边正盛开着一枝兰花。这两句诗
【注释】 性习贪饕惯肆威:本性喜欢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