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馨桂
偶然作 诗句解析: 1. 悠悠岭上云,卷舒时随风。 —— “悠哉”形容山间云雾的飘渺不定,“卷舒时随风”描绘出云雾随风而动的自然景观。 2. 游水任高下,不自知西东。 —— 这里可能指在山间行走时的自在与随性,或是比喻人生如水,随遇而安,不被外界事物所左右。 3. 斯世本无我,无端落尘中。 —— 表达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认为世间本无事我之分,自己不过是红尘中的一分子。 4. 何所劳智力
以下是对《秦淮杂诗五首 其三》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 中山汤沐仍遗庙:中山国的汤沐邑仍然保留着庙宇,意味着中山国曾经的繁荣依然被后人纪念。 - 数顷湖光净可娱:几顷(面积)湖泊的风光清新可人,令人愉悦,表达了诗人欣赏自然景色的心情。 - 开国元勋随逝水:开国功臣们跟随逝去的水波而去,暗指这些为国家建立过功勋的人物已随历史长河消逝。 - 行人徒说莫愁湖:只是行人空谈的莫愁湖
注释: 布帆安稳破江行,无限长风万里情。 这句诗的意思是布帆在江上稳稳地行驶,无尽的长风万里之情在其中流露。 未肯虫鱼笺尔雅,愧看花草不知名。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不愿意将虫子和鱼儿的书信用典雅的字词来书写,因为那些花草的名字我也不认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描绘一幅画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布帆安稳破江行”,描绘了一幅布帆在江上行驶的画面。布帆作为船只的帆,其形状、颜色
翻译:雨花台上叩云关,满掬台前石子斑。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雨花台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诗中的“叩云关”和“满掬台前石子斑”形象地勾勒出了雨花台的雄伟与神秘。雨花台不仅是一处风景名胜,也是历史的见证者,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观,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注释:人世间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好学,但好学却常常被忽视。明珠难以求得,就像学习一样困难。每次读遗篇传友录,都会想起自己曾经的心愿:买丝做刺绣,为周文王绣花衣。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学习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人认为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好学,而好学却被许多人忽视。明珠虽然珍贵,但求之艰难,就像学习一样。每读遗篇传友录,都会想起自己曾经的心愿,想要购买丝线,为周文王绣花衣
十载蹉跎愧不才,青山重复踏苍苔。 平生颇薄机云辈,酹酒聊登周处台。 注释: 1. 十年光阴白白流逝,感到自己没有才华,非常惭愧(愧不才)。 2. 曾经在青山上多次踏上青苔,这里指的是曾经走过的山路或旅途。 3. 一生轻视那些善于钻营的人(机云辈)。 4. 在饮酒之后,我登上了周处台,这里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周处台的简称,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志向。 赏析:
【注释】 1. 杂诗:指作者对牡丹花的赞美诗。 2. 旭日下庭除:在朝阳照耀下庭院里除草。 3. 春风吹牡丹:春天来了,牡丹花开放了。 4. 闻落洛阳花:听说洛阳的牡丹已经凋零了。 5. 佳种殊觏难:这株美丽的牡丹是稀有的品种,很难看到。 6. 兹:这。 7. 锡嘉名:赐给这朵牡丹美好的名字。 8. 艳色人所欢:艳丽的花色使人们都感到高兴。 9. 柔枝纷披拂,掩映有猗兰:柔嫩的枝条纷乱交错
注释: 荷花:荷花。 无端:没有原因,随意之意。 海内:这里指代中原大地。 日风尘:指战乱纷扰的时代背景。 犹有:还有。 看花自在身:像欣赏花朵那样自由。 叶叶:每一片荷叶。 清风香沁骨:形容荷花的清香可以穿透骨髓。 对君疑作避秦人:好像在躲避秦人的迫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荷花在战乱纷扰的环境中依然能保持其自然之态的情景。首句“无端海内日风尘”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混乱和不安的感受
幽居 幽居日日闭柴关,尘世何人得往还。 摊饭蝶情看变化,煮茶莺语听绵蛮。 注释: 幽居:隐居生活。 柴关:柴门。 摊饭:摆饭。 蝶情:蝴蝶飞舞的情态。 变化:指蝴蝶翅膀上花纹的变化。 绵蛮:形容声音柔和舒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 首句“幽居日日闭柴关”,诗人每日都在柴门中过着隐士的生活,与尘世隔绝。这里的“柴关”象征着隐居生活的简陋和简朴。 颔联“摊饭蝶情看变化
注释: 题二程全书——题写二程(程颐、程颢)的全集。 诗家例不涉儒家——诗人向来不涉猎儒家经典, 罕数儒珍到齿牙一一很少有诗人能精通儒家经典。 我自闲吟消壮志——我只是闲暇时吟咏诗歌来消磨壮志。 却因秋实爱春华——却又因为对秋实的喜爱,而更加珍惜春天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写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诗中以“诗家例不涉儒家”开头,表达了诗人对儒家经典的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