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英
【注释】 淡北八景:指宋代诗人苏轼的《赤壁赋》中所描写的赤壁景色。剑潭夜光:即指赤壁附近的江中月色,因赤壁在湖北黄冈市西北,故又称“黄州月”。 第一关:长江入湖北境内的第一个关口——赤壁。 浪中:指长江中的波浪。 天然水色判西东:江水的流向,从西向东。 清浊源流:清水和浊水的来源不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咏赤壁的夜景,来写水色的清浊。首二句以赤壁夜月为景,描绘出一幅水天相接
【诗句解析】 1. 最喜今朝又是晴 - 表达了对今日天气晴朗的喜悦。"晴"在这里指的是天气明朗无云的天气,通常与美好的心情或事件相关联。 - 注释:晴朗的天气,意味着没有云雾遮挡,阳光明媚。 2. 管他时节近清明 - 表达对清明节即将到来这一时间点的关注。这里的“时节”指的是节气或特定时期,而“清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与春分后雨水来临、气温升高有关。 - 注释
【注释】 太古:远古。巢即事:指在树上筑巢的事情。 倍生姿:更加显出它的姿色。 山静水澄:形容景物十分安静,水面十分清澈。 明月也耽山水趣:月亮也喜欢欣赏山水的情趣。 既斜欲落故迟迟:月亮已经倾斜将要落下了,所以迟迟不落。 【赏析】 “太古”是远古的意思,诗中用“太古”二字,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巢即事”即指鸟儿筑巢,诗人通过描写这一自然现象,表达出对自然界美景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祝寿诗,为贺云岩师四孙周岁而作。全诗以颂扬的笔调,描绘了四个孙儿的风采和才华。 诗句: 1. 嵩岳钟灵太运昌,维申及甫降非常。 2. 风迎桂子双扉馥,露裛兰孙四座香。 3. 纬武经文看磊落,提戈取印乐轩昂。 4. 鸣銮世绪簪缨绍,预爱宾王观国光。 译文: 嵩山(嵩高峻挺拔)灵气凝聚在太昊伏羲氏,维申和甫降临人间带来非凡气象。 风中传来桂花的香气,四座都是芬芳扑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做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中“鄱阳湖”即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中国长江中下游南岸,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中国第二大湖,也是世界第四大淡水湖。该湖是江西、湖南两省的界湖,属赣江水系。1985年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鹤的自然保护区。 【答案】 诗句:鄱阳湖(在江西省) 译文:鄱阳湖位于江西境内
太古巢即事其二 绝好山川不染尘,得诗点缀耸精神。 山灵应共川灵说,多谢诗人为写真。 注释:太古巢就是太古时期人们居住的地方,这里的山水环境非常优美,没有受到外界的污染,让人感到清新自然。诗人来到这里,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他的心情也变得振奋起来,仿佛被这美景所感染,仿佛与周围的山水产生了一种共鸣。这种美景仿佛是自然的精灵在与诗人对话,告诉他要珍惜这美好的时刻,感谢诗人用诗歌将这份美好记录下来
诗句释义: 1. 纵览乾坤眼界宽: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广阔的空间中,视野开阔,能够看到天地的广阔和无限可能性。这里的“乾坤”是指天地或宇宙,“眼界宽”则意味着视野宽广,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2. 悠然瀛岛辟奇观: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对于瀛岛(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理或文化象征)的描述。瀛岛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岛屿,或者是作者心目中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3. 云峰窈窕参诗可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仓庚得仓字 - 仓庚(cāng gēng):一种鸟类,春天时会迁徙到南方过冬。此处用“得”字形容其归来的景象,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 2. 杏花作饭春常饱 - 杏花:指春天的花朵,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 作饭:比喻杏花盛开如饭菜一般,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满足。 - 春常饱:春天总是充满生机,让人感到丰收和满足。 3. 柳絮为衾梦亦香 - 柳絮:春季飘落的柳树种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炎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为嫌故国衣乌衣,换淡妆来觉昨非。" - 注释: 嫌弃故乡旧日的衣着(乌衣),换上了朴素的装束,发现已不再像以往那样。 - 赏析: 诗人通过改变服装来表达对过去某种生活方式或习惯的不满,暗示着一种怀旧的情绪。 2. "杨柳絮缠银剪试,梅花粉抹玉钗飞。" - 注释: 杨柳树絮缠绕在银质的剪刀上进行尝试
【注释】 太古:上古时代。巢:巢居,指隐士的居处。紫扉:紫衣宫门,代指官舍。俗客:指世俗之客。苔藓:青黑色的地衣,这里比喻官舍中人迹罕至,长满青苔。煮春茶:把茶放到露水中去煮,是古人清饮的一种方式。叶扫:用叶子扫除灰尘。诗草:指诗稿。风飞:随风飘散。 【赏析】 此诗写太古巢的幽静。首句说白云为它锁上了紫扉,第二句说世俗之人不来打扰。第三句写诗人在太古巢里煮春茶、拂除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