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英
【注释】 1. 赋得良玉比君子: 指诗人以良玉比喻君子。 2. 无瑕君子德: 形容君子品德纯洁,没有瑕疵。 3. 追逐自含章:追逐自己内在的美德。 4. 儒待珍争聘: 儒士们珍惜贤才,争相聘请。 5. 人将玉比良: 人们用玉比喻贤良之人。 6. 惟贤知所宝: 只有真正的贤人才知道什么是珍宝。 7. 有美韫而藏: 有美好的事物需要珍藏。 8. 守璞神偏固: 坚守自己的纯真和本质不变。 9.
【注释】 旷览:浏览。舆图:指地图。学卧游:学习《史记·高祖本纪》中刘邦从“鸿门宴”后,在张良的帮助下“出关,间至河上,自度不得过”,遂“西入秦”,历尽艰险,终于统一了天下的事迹,以“卧游”比喻游览祖国的大好山河。胸吞五岳:意思是胸怀宽广,能容纳五岳之小。五岳,这里指中国五大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小沧洲:意指像沧海中的小岛那样渺小。眼前指顾须臾事
解析: 第一句: - 关键词: 监国夫人、螟蛉冤案 - 注释: 这里提到的“监国夫人”是指代一个特定历史或文学中的角色,通常与宫廷事务或权力斗争相关。而“螟蛉冤案”则是一个典故,指的是误将螟蛉(一种虫,非真正的虫,常被误认为是蝉等)误认为兄弟的案例。这个典故常用来比喻错误的认定或冤屈。 - 赏析: 这句可能表达了某个角色在处理国家大事时遭遇的困境或误解,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 第二句: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诗句解析 1. 不怕青霜白雪侵,千竿挺翠自成林。 这句表达了竹子即使在严寒和冰雪中也能坚强地生长,挺拔翠绿,独自形成一片森林的意象。 2. 傍人只爱坚多节,但见君身未见心。 这里描绘了人们仅仅欣赏竹子坚硬的外层,而忽视了它的内心或精神品质。 2. 译文 - 竹得林字其二:不怕青霜白雪侵蚀,千根竹子挺立翠绿,自然形成一片森林。人们只欣赏它坚硬的外壳
五更 倚壁灯光小炷留,宵眠醒必五更头。 吾身自有时辰表,不用鸡人报晓筹。 注释: -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醒来的情景。 - “倚壁灯光小炷留”描述了诗人在微弱的墙壁灯光下,依靠着蜡烛留下的痕迹继续休息直到天亮的情景。 - “宵眠醒必五更头”意味着诗人在凌晨五更时醒来,这个时间点在中国古代是天将亮的时候。 - “吾身自有时辰表”表达了一种对时间的把握和控制。 -
【注释】 1. 樵径(xiáo jìng):指伐木人砍树时砍出的小路。 2. 槎枒(chā yā):树枝交错不平的样子。 3. 山色苍深:形容山的颜色十分浓重。 4. 夕照斜:指傍晚的阳光斜射在山上。 5. 红枫:指红色的枫树。 6. 叶:这里指枫叶,而不是没有叶子的“花”。 【译文】 沿着小道去山林里寻找采樵人的小路,山峦起伏,树木参天,夕阳西下,晚霞映照在山间。看到一棵枫树
【注释】 疑冢:怀疑的坟墓。阿瞒:指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者。技俩:奸诈,诡计。无一真:没有一个是真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诗人以曹操为对象,用巧妙的比喻来揭露他的奸诈本性。 第一句“疑冢”,意思是说,曹操的墓地,都是假坟。这一句诗的意思是,曹操的墓地,都是假的,没有一块是真正的。第二句“七十二坟无一真”,这句诗的意思是,曹操的墓地一共有72座,但其中没有一座是真实的
注释: 1. 建醮偶感:在庙里举行祭祀,偶然感慨。 2. 祭鬼供神:向鬼神献祭祈求福佑和平安。 3. 款客疲:款待客人,使客人感到疲惫。 4. 富家难度况贫儿:富人有困难,何况是贫穷人家。 5. 衣裳典尽:典当衣服卖光了。 6. 饥寒至:饥饿寒冷逼人。 7. 神鬼无闻客不知:连鬼神都听不见客人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庙会中的场景,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诗中通过对比
注释: 论诗:讨论诗歌。 着色:绘画、写作。 原资:本源。 妙选材:挑选好材料。 也:表并列,和“须”相对,表示同样重要。 结构匠心裁:结构需要巧妙的安排。 匠心:巧妙的心思,这里指作者的匠心。 涂在无盐脸上来:用芙蓉粉涂抹到无盐的脸上。无盐:比喻丑陋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于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审美观点的表达,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的用心和技巧的重要性。 第一句“着色原资妙选材”,诗人认为
【注释】 淤泥:污泥。不染:不受污染。两朱丹:指并蒂莲的两片叶子都呈朱红色。此种:这种花。应教:应当。合欢:古书上说,合欢鸟的雌雄在一起时,总是双双对舞,不离不弃。此处以合欢为比,比喻并蒂莲。臭如兰:形容气味香美。 【译文】 荷花生长在污泥里却不被污染,两片叶子都是红色的。它应该被称作合欢,因为它和别的花一起,总是成双成对地在一起。如果荷花亭亭玉立的时候能说话的话,就会向对方倾诉衷情。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