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鬼供神款客疲,富家难度况贫儿。
衣裳典尽饥寒至,神鬼无闻客不知。

注释:

  1. 建醮偶感:在庙里举行祭祀,偶然感慨。
  2. 祭鬼供神:向鬼神献祭祈求福佑和平安。
  3. 款客疲:款待客人,使客人感到疲惫。
  4. 富家难度况贫儿:富人有困难,何况是贫穷人家。
  5. 衣裳典尽:典当衣服卖光了。
  6. 饥寒至:饥饿寒冷逼人。
  7. 神鬼无闻客不知:连鬼神都听不见客人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庙会中的场景,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诗中通过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注。
    首句“祭鬼供神款客疲”,描述了人们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而举行祭祀活动,但往往耗费巨大却得不到回报,使得客人感到疲惫不堪。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迷信现象和人们的精神负担。
    次句“富家难度况贫儿”进一步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富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困难,而穷人则无法承受这种压力,生活陷入困境。这表现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阶级固化问题。
    第三句“衣裳典尽饥寒至”,描述了因为贫困,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差,甚至典当衣物也难以维持生计,最终饥饿寒冷侵袭。这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
    最后一句“神鬼无闻客不知”则讽刺了社会上那些只注重宗教仪式,而忽视现实问题的虚伪行为。他们似乎相信鬼神能带来庇佑,但实际上连鬼神都听不见他们的声音,更不用说普通百姓了。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虚伪行为的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