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瑕君子德,追逐自含章。
儒待珍争聘,人将玉比良。
惟贤知所宝,有美韫而藏。
守璞神偏固,成圭行本方。
楚嗤珩问白,周咏瓒流黄。
品贵金同式,才高尺细量。
他山资砥砺,汝器胜琳琅。
得士班名笋,磨砻圣化彰。

【注释】

  1. 赋得良玉比君子: 指诗人以良玉比喻君子。
  2. 无瑕君子德: 形容君子品德纯洁,没有瑕疵。
  3. 追逐自含章:追逐自己内在的美德。
  4. 儒待珍争聘: 儒士们珍惜贤才,争相聘请。
  5. 人将玉比良: 人们用玉比喻贤良之人。
  6. 惟贤知所宝: 只有真正的贤人才知道什么是珍宝。
  7. 有美韫而藏: 有美好的事物需要珍藏。
  8. 守璞神偏固: 坚守自己的纯真和本质不变。
  9. 成圭行本方: 遵循正确的道路,保持自己的本色。
  10. 楚嗤珩问白: 楚地的人嘲笑楚国的珩玉问白(不纯)的问题。
  11. 周咏瓒流黄: 周朝的人赞美周代的瓒玉,说它如流黄(黄色的玉石)。
  12. 品贵金同式: 物品的价值取决于品质,就如同黄金的标准尺寸相同。
  13. 才高尺细量: 才能出众的人,即使是微小的才华也值得重视。
  14. 他山资砥砺: 别人的困难经历可以用来磨炼自己的品质。
  15. 汝器胜琳琅: 你的品质胜过各种珍贵的玉器。
  16. 得士班名笋: 如果能得到贤才,就像竹子一样茁壮成长。
  17. 磨砻圣化彰: 通过磨砺和修养,圣人的光辉更加彰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良玉的描写来比喻君子的高尚品质。全诗共八句,每句都紧扣“良玉”这一主题展开。首先,诗人以“无瑕君子德,追逐自含章”开篇,强调了君子道德的纯洁无暇。接着,“儒待珍争聘,人将玉比良”描绘了儒家对人才的重视,以及世人对良玉的评价。随后,“惟贤知所宝,有美韫而藏”表达了只有真正贤能的人才懂得珍视和保存美好的东西。

“守璞神偏固,成圭行本方”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本色的重要性。在结尾部分,“楚嗤珩问白,周咏瓒流黄”通过楚人和周人的对比,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玉石的评价差异,同时也体现了诗歌中的地域色彩和文化内涵。最后两句“他山资砥砺,汝器胜琳琅”则表达了通过外界的磨练和自我修养,一个人的品质可以超越外在的物质价值,达到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良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君子的高尚品质和追求,同时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和历史典故,使得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