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原资妙选材,也须结构匠心裁。
可怜绝艳芙蓉粉,涂在无盐脸上来。
注释:
论诗:讨论诗歌。
着色:绘画、写作。
原资:本源。
妙选材:挑选好材料。
也:表并列,和“须”相对,表示同样重要。
结构匠心裁:结构需要巧妙的安排。
匠心:巧妙的心思,这里指作者的匠心。
涂在无盐脸上来:用芙蓉粉涂抹到无盐的脸上。无盐:比喻丑陋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于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审美观点的表达,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的用心和技巧的重要性。
第一句“着色原资妙选材”,诗人认为,诗歌的创作需要精心挑选好的材料,这是基础,是前提。这里的“着色”指的是绘画或写作,是诗歌创作的一个环节,而“原资”则表示这是根本,是基础。
第二句“也须结构匠心裁”,诗人进一步强调,除了选材之外,还需要有巧妙的结构安排,这是创作的关键。这里的“也”表示同样重要,与第一句的“原资”相呼应。而“匠心裁”则表示作者需要有独特的心思和技巧去安排结构。
第三句“可怜绝艳芙蓉粉,涂在无盐脸上来”,诗人以芙蓉粉和无盐脸作比,表达了对于这种不匹配现象的惋惜之情。芙蓉粉原本是美丽的颜色,但因为被涂在了无盐的脸上,失去了本来的美丽,显得丑陋。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不恰当应用美的事物的批评,以及对艺术创作中的审美观念的批判。
这首诗通过对比芙蓉粉和无盐脸,批判了那些不恰当应用美的事物的不道德和不审美的行为,强调了艺术创作中选择和运用美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不恰当应用美的行为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