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洵佳
燕市黄尘十丈高,重重锁钥控神皋。 南朝王气今安在,剩有江声咽暮涛。 注释与赏析: - 燕市黄尘:燕市(今北京)的街道上扬起了尘土,尘土高达十丈,浓密如雾。 - 重重锁钥:比喻权力和军事要塞的重要性。这里的“锁钥”象征控制或管理着关键位置的军事设施。 - 控神皋:将军事和政治的控制力延伸到广阔的地域。这里的“神皋”可能指代广袤的地理空间。 - 南朝王气
诗句释义: 1. 小住扬州杜牧之:这句话中的“小住”意味着短暂的停留,而“扬州”是指中国江苏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诗人杜牧的故乡。这里的“杜牧之”指的是杜牧本人。 2. 瓠园十载寄相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杜牧在瓠园(可能是他的一个住所或园林)停留了十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他寄托了大量的情感和思念。 3. 落花啼鸟春如此,尽是当年水部诗:这里描述了春天的景象,落花和啼鸟都是春天的象征
【释义】 诗人在官场上劳碌奔波,受风尘之苦,感到十分辛酸。感叹自己儒冠误此生,白白浪费了才华。鸿雁飞来留下爪印,十年后又重证良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乡间,与何秋辇相别时赠给他的诗。首句“一官”即指诗人任官职。第二句说:我厌倦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太息儒冠误此身。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仕途的厌倦和对名利的淡泊。第三句“鸿爪天涯随处印”用鸿雁比喻朋友,意指朋友遍布天涯海角,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丰姿雅淡骨嶙峋,妙绝丹青笔有神。 种傍萱帏应更好,年年花发戴长春。 注释:诗句中的“萱帏”指的是母亲的住所,这里用来比喻熊露的家。整首诗赞美了熊露的优雅风度和才华横溢,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母亲家的怀念之情
【注释】 ①七里江:在江苏苏州。②金山口:在金山寺北,是游览的要地。③洛阳:指洛阳城,因洛阳为古都,故称。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是作者流寓江南时的诗作。诗人在七里江泊舟时,登上金山口,面对壮丽江山,触景生情,遂成此作,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首句“劫后楼台簇簇新”,意思是说:在战乱之后,楼台依旧屹立着,而且显得更加雄伟壮观了。这一句用一个“新”字
宿瓠园赠何秋辇五首 维扬三天此勾留,月影扶疏花影稠。 名士园亭才子笔,一门风雅足千秋。 注释:在扬州停留了三天,月亮和花朵的影子交织在一起。这里指的是诗人在扬州逗留的期间,与友人相聚,欣赏美景。 名士园亭才子笔,一门风雅足千秋。 注释:这里的“名士”指的是有名望的人,“园亭”是指园林、亭台。诗人用“名士园亭才子笔”来形容自己在扬州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扬州风景和文化的赞美之情。 赏析
呕血文章哭当歌,一编风雨费吟哦。 家声两字传忠孝,太傅遗碑堕泪多。 注释:我呕血写成的文章,如同哭泣般哀婉动人,每一篇文章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吟咏和思索。我家世代都以忠诚孝顺闻名,这可以追溯到太傅的遗碑上那几行泪水浸润的文字。 呕血文章哭当歌,一编风雨费吟哦。 注释:我呕血写成的文章,如同哭泣般哀婉动人,每一篇文章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吟咏和思索。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我仍然坚持不懈地写作
【注释】: 步月:步行观月亮。 三千里外息征鞍:离家千里,停歇在马上,心绪难平。 客里情怀强自宽:客居他乡,心情难以平静。 只有关山今夜月,又教儿女忆长安:只有关山那边的明月,又让儿女想念家乡长安。 赏析: 《步月·步月》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此诗首二句写征人离京时情景;后二句写征人在异乡思家之情。全诗构思巧妙,用典贴切。诗的前两句“三千里外息征鞍”,以夸张之语写出了诗人离家远行、心潮难平的心情
燕郊览古二首 四塞河山百尺台,茫茫千载我重来。 一杯酒酹燕昭墓,愿借黄金惜壮才。 注释: 四塞:四面环山,有险可守。 河山:指燕国的山河。 百尺台:指战国时代燕昭王修筑的黄金台。燕昭王即位后,想招贤纳士,曾在这里筑台,表示求贤的诚意。 茫茫:辽阔广大的样子。这里形容时间的久远。 重来:又回来了。 一杯酒:指酒量。 酹(lèi):把东西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敬仰。 燕昭墓:指燕昭王的坟墓。 愿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识记和积累,然后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去揣摩文本内容。 病中口占是这首诗的标题,“茶烟”指煎茶时烟雾缭绕,“药火”指熬煮中药时的火焰;“藜床”指竹制的床,“日夕”指早晚;“奚僮”是侍候人的奴仆。“疾痛声声呼父母,人穷然后见天良”,意思是:疾病缠身时呼唤父母的声音声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