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他的侄子采儿的,诗中表达了对侄子读书求学的期望和鼓励。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注释 1. 人无百岁身,形骸难长保:人生没有一百年的身体,肉体难以长久保持。 2. 人有千载名,读书为最宝:人虽然活不过一千年,但读书是最宝贵的。 3. 天分汝颇优:你的天赋很好。 4. 笔阵偶横扫:有时你的文章能写得气势磅礴,一挥而就。 5. 学业归精醇:你的学业应该追求精益求精
望木冈山 台郡东北关,距关卅三里。 台郡即今台州市,地处浙江省东北部;东北关是地名,位于台州与温州之间,距离大约30公里。 有山号木冈,盘在乱云里。 木冈山是当地的一个山峰名称,位于东南方向,地势险峻,被云雾缭绕。 山头薄云端,山脚围云底。 从山顶看下去,云雾飘渺,仿佛能触摸到云层的边缘;而山脚则被云朵包围,显得十分隐秘和神秘。 云归山面真,势直摩空起。 当云雾散去时
【解析】 “梦蝶园”是作者的别号,这里指梦蝶园。“芳心”是比喻,指诗人的诗作,“处士知”即知道处士之心。“春风归去几多时”是化用李商隐《锦瑟》的名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诗人在这里以庄周梦蝶的典故暗指自己的诗才如梦一般飘忽不定,难以把握,同时以杜鹃啼血的典故暗喻自己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片忠心。“游人记得当年事”是说自己在游赏的时候,还常常想起当年的事情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古刹名岩石洞天 - 这句描述了一个古老的寺庙或道观,它位于一个名为“石洞天”的隐秘之地。在古代,许多宗教和哲学思想认为自然界的石头和洞穴是通往更高智慧或精神觉醒的门户。因此,这里提到的“石洞天”可能象征着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 2. 梦魂飞过几云巅 - 这句描绘了梦境中的景象,即梦境中的主人公仿佛飞翔在云端之上,穿越了几重山峦。这种景象通常象征着自由
【注释】 春风:春风吹拂。杜韦娘:即杜韦,唐代歌妓。“春风一曲”句:指春风一吹,便有如杜韦般的歌女起舞献艺,为嘉宾献上锦绣般的歌舞。高唱:指高歌。乌纱白纻(zhu1):古代官员戴乌纱帽穿白色丝织品的衣裳。“今日相逢”四句:指今天和友人们相聚一起饮酒唱歌,听着高歌,使人感到凉爽宜人。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写朋友聚会饮酒时,席上有歌妓演唱,主人听后心旷神怡的情事。 首句用典,春风
诗句释义与赏析:此诗是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第一句注释:“江湖满地老秋风”,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湖景象,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和沧桑感。 第二句注释:“莫把垂纶笑此翁”,表达了诗人对渔翁的同情与尊重,他认为渔翁虽然年老,但仍保持着一种乐观、坚韧的精神。 第三句注释:“尚有一竿持在手”,描述了渔翁手中仍握着一根钓竿,这象征着他对生活的执着与坚持。 第四句注释
【注释】 和友春睡梦觉集句:即“夜来春睡浓沈久,不觉晓来花落知多少”之意。 【赏析】 诗题下注“和友人”,说明这是一首和韵诗,作者应是位善于写和韵诗的诗人。首句“睡足脂痕晕海棠”,是说春宵之后,肌肤上留下了淡淡的红晕,如同盛开的海棠一样娇艳。第二句“故烧高烛照红妆”,则是形容女子在月光下化妆,高烛光映照着她的脸庞,显得格外美丽。第三句“惊回一觉游仙梦”,描绘了女子在梦中遨游仙境的情景
梦蝶园怀古 物化虚空万象悬,蘧蘧栩栩散云烟。 满园都是华胥界,何处香魂觅醉眠。 注释: - 物化虚空:指万物皆在虚空中,无形无相。 - 万象悬:形容景象繁多,如悬挂在空中。 - 蘧蘧:形容身体轻盈,像羽毛一样飘渺不定。 - 栩栩:形容生动活泼,栩栩如生。 - 华胥界:比喻美好的境界或环境。 - 香魂:指梦中的幻象,也指美好而虚幻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诗句运用的手法。 “蒙蒙烟雨碧沙流”:蒙蒙的细雨在飘洒,碧绿的水沙在流动。这一句写诗人在渡口等待的情景。蒙蒙的细雨,迷蒙了视线,笼罩着天地;碧绿的水沙,流动不息,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古道苔深石骨愁”:古老的石路长满青苔,石头上布满皱纹
解析: 1 九十春光剩已希,春情欲别尚依依。 - 关键词:“九十”,“春光”,“春情”,“欲别”, “依依”。 - 注释:春天的景色已经十分丰富(“九十”)。春天的气息虽然浓郁(“春光”),但春天的美景即将离去(“春光剩已希”)。春天的情感(“春情”)将要离别,但仍依依不舍(“春情欲别尚依依”)。 - 赏析:诗人在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以及春天即将结束的哀伤。 2. 香风且莫催春去,容我吟诗送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