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甫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诗句运用的手法。 “蒙蒙烟雨碧沙流”:蒙蒙的细雨在飘洒,碧绿的水沙在流动。这一句写诗人在渡口等待的情景。蒙蒙的细雨,迷蒙了视线,笼罩着天地;碧绿的水沙,流动不息,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古道苔深石骨愁”:古老的石路长满青苔,石头上布满皱纹
【注释】 瓶桃:即桃花,此处指瓶中插的桃花。 佳人:美女。 仙子:仙人。这里以瓶中桃花自喻。 玉瓶:盛酒或花之器,这里用来形容桃花。 迎人笑春风面:形容女子的笑容像春风一样温暖,使人感到愉快。 不管:不理会,不在乎。 情人:指相爱的人。 忆去年:指对过去的恋情的回忆。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女子对自己的美貌和青春的自豪感以及与恋人之间的微妙情感。诗中的“半属佳人半属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美丽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解答时,首先明确本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然后逐句翻译,最后分析概括诗句的含义。这首诗前两句写梅的高洁品格;后两句写梅花与寒士之间的交往情谊。 “清高品格谢嚣尘”,写出了梅花的高洁品格。 “流水空山太古春”写出了梅花的傲雪凌霜的品性。 “寒士云桥来过访”,描绘出诗人与梅花交往的情景。 “怜君耐冷共精神”,表现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注释:百两金花百宝栏,却嫌闲紫与流丹。百两指的应该是牡丹花,百宝栏则形容其色彩斑斓。然而诗人觉得牡丹花的颜色有些过于浓重,像是闲散的紫色和流动的红色一样。春风归去春心老,合与诗人冷眼看。诗人在春天离去之后,感到心情变得老去,只能以冷漠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诗人认为牡丹花的色彩过于艳丽,过于浓重,就像是闲散的紫色和流动的红色一样
这首诗的翻译为: 水墨牡丹 在霜台分种第几朵,谁说富贵必豪奢。 沉香亭畔仙春馆,争比孤芳不点瑕。 注释: 1. 水墨牡丹:以水墨画技法描绘牡丹花。 2. 分(fèn)种:指在霜台分别种植几朵牡丹花。 3. 谁云:谁说。 4. 富贵必豪奢:指富贵之人一定追求奢华。 5. 沉香亭畔仙春馆:指沉香亭旁有仙春馆。 6. 仙春馆:指神仙们居住的地方。 7. 争似:比较、胜过。 8. 点瑕(xiá)
【注释】 水墨牡丹:指画牡丹用的水墨画。清标第一香,墨池点缀亦花王:意思是说,画的牡丹占尽了清雅、高洁之标,是第一朵芬芳的牡丹。而牡丹在画家的笔下又成为花中之王,其地位无人可与之匹敌。绚烂今平淡,声价依然重洛阳:意思是说,牡丹曾经在盛开时绚丽多彩,但现在却已显得平淡无奇。尽管如此,牡丹依然有很高的声誉,它的地位依然如往昔般重要。 【赏析】 此诗赞美牡丹之美,以水墨画的手法描绘出牡丹的风姿
注释: 1. 水墨牡丹,以水墨画技法描绘的牡丹花。魏紫姚黄莫浪夸:魏紫和姚黄都是名贵的牡丹品种,不要随便炫耀。 2. 无双国色本无华:没有哪一种花色可以比得上国色天香的牡丹,因为牡丹本身就有一种无法言表的美丽。 3. 胭脂若买供时眼:如果胭脂能够买来供人观赏,那么它就会显得更加娇艳动人。这里的胭脂是指牡丹,用来形容牡丹的美丽。 4. 羞落争娇锦绣花:牡丹在盛开的时候,会吸引人们的目光
诗句释义: 1. 君斋几案绝尘埃 - “君斋”指的是朋友的书房或住所。“几案”是指书桌。“绝尘埃”表示非常干净,没有灰尘。 2. 芗泽摩挲日几回 - “芗泽”是一种香料,此处比喻书房中香气弥漫,给人以愉悦感。“摩挲”是轻轻抚摸的动作,这里形容反复抚摸着书桌、香炉等。“日几回”每天多次,强调频繁的动作和情感的深度。 3. 冷落主人何处去 - “冷落”通常指被忽略或无人关注
【注释】 瀛州:今河北河间。 君回:您回来吧。守故宫:守卫皇宫。 闻道:听说。 魂消:指灵魂消散。 应:应当、应该。 前身:前世。 侍书童:侍奉皇帝的童仆。 【赏析】 《挽亡友李瑾卿》是一首悼念友人的七绝。全诗语言平易,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首句“天书一夜到瀛东”,意为天上的圣旨一夜之间降临到了瀛州(今河北河间),这显然是对亡友李瑾卿的追思和怀念之情。这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进行概括和分析。 本诗为悼念亡友之作。全诗语言平易而含蓄深沉。首句以花喻人,暗寓其人之才高而遭际不幸。次句写其剪烛夜吟,表现了其对亡友的怀念之情。第三句写自己今夜吟尽思君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