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宾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历史和地理的杂诗,通过对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一带)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下面逐句解释: 1. 辽金曾建号,唐宋亦经过。 - 这句诗表明了宁古塔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它曾是辽金(即契丹和女真的政权)和唐宋时期的重要地点。"建立号"可能指的是这些朝代在这里设立了临时或正式的统治中心。"过"则暗示了这里的历史变迁。 2. 旧迹残碑少,荒城蔓草多。 -
诗句原文 北行犹有塞,东去更无边。校尉乘虚幛,阿机欲受廛。马闲秋草后,人醉晚风前。莽势空齐曲,逍遥二十年。 译文注释 北边的道路依然有边塞的阻隔,向东前行更是没有尽头。校尉在空虚之处建立障碍,阿机想要接受平民的居住。马匹在秋天的草丛中休息,人们沉醉于晚风中的微醺。莽莽的地势空寂如同齐地,我在那里自由自在地度过了二十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北行和东行的旅程,以及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宁古塔杂诗 黑水新城近,黄龙旧府遥。 家传肃慎矢,人暖挹娄貂。 残雪埋松塔,微风变柳条。 春明二三月,也复种青苗。 注释: 1. 黑水新城:指的是中国黑龙江省宁安市的黑水县,位于松花江上游的宁古塔地区。新城指新建的城市或者新的行政区划。 2. 黄龙旧府:指的是中国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的黄龙府,历史上曾是一个重要的行政中心。旧府表示过去的官府、故址等。 3. 家传肃慎矢:指的是家族世代相传的兵器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诗句解析 1. 不信元都树,今朝塞上来:“不相信元都树”,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某种事物或情况的怀疑态度。“今朝塞上来”则暗示这些事物或情况已经出现在他的眼前或生活中。整句诗通过对比“不信”与“今朝塞上来”,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的惊讶和不解。 2. 枝从毫末辨,花自扇头开:“枝从毫末辨,花自扇头开”,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树枝从细微之处开始分辨
【注释】 1.宁古塔,地名。在今黑龙江省嫩江市西南。 2.□,同“培”,堆积土石的意思。 3.半壁,一作“一隅”。 4.茅屋,农家的草房。 5.泣月,指大雁南飞。 6.悲风,形容边地风声凄凉。 7.塞上笳(jiā),指塞北的胡笳。 8.老亲:对长辈的称呼。 9.忠信:忠诚老实有信用。 【赏析】 《咏史》是诗人晚年隐居于北京西山一带时的作品。他在这里过着清闲恬淡的生活,经常游览名胜古迹
宿贺莫索落山中 日落万峰西,荒荒路欲迷。 依然成露宿,何必过前溪。 野火凭风力,孤群仗马嘶。 穷山鸡犬绝,莫听五更啼。 【注释】: 1、宿:住宿,过夜。莫索落:即莫索洛,在今四川阿坝州境内;落山中:指进入深山之中。 2、荒荒:荒芜。 3、依然:仍然,依旧。 4、仗:同“展”。 赏析: 此为一首写景言情之作。诗人以“宿”字起头,点明题旨,接着描写了入山后的所见所闻。诗中的“日落万峰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的内容大致了解清楚,然后把握诗中的关键语句,最后理解其含义。 第一句:“一片平沙里”意思是“在一片平坦的沙地上”,这里写出了荒凉的景象;第二句:“荒荒百雉城”意思是“这座荒废了的高大城墙”,这里写出了城池的破败;第三句:“市朝从此变”意思是“自从城市被废弃以后”,这里写出了城市的衰败。第四、五两句是写战争带来的破坏:第六句
火烧岭晓发 边外鸣鸡少,轻装逐塞翁。 马行残月下,人语乱山中。 须为冰花白,颜因皴瘃红。 庭闱犹未达,不敢畏途穷。 注释: 1. 边外鸣鸡少:边疆外的鸡叫声很少,意味着黎明时分。 2. 轻装逐塞翁:轻装上阵,跟随塞翁出征。塞翁是指守卫边疆的将士。 3. 马行残月下:马匹在残月下行进。残月是指月亮已经快要落下,只剩下一部分。 4. 人语乱山中:人们的对话声在乱石头中混杂。乱石是指山中的乱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水经玄菟黑,山过混同青。 漫道无城郭,相看有驿亭。 糠镫劳梦寐,麦饭慰飘零。 明发骑鞍马,萧萧逐使星。 注释: 水经:古代地理书籍的名称,这里可能指的是某部记录地理的书籍。玄猑:一种地名,位于今天的辽宁省沈阳附近。黑:黑色,这里指地理位置在黑水之南。混同:地名,今辽宁北镇市。青:青色,这里指地理位置在浑河水北岸。 漫道:不要说,意思是没有听说。相看
【注释】榆关:指山海关,在今辽宁省锦州市东北。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纪游诗。前六句为全诗的首联、颔联,主要写诗人由长安赴山海关途中所见的景物。 “西风吹落木”,秋风萧瑟,草木凋零,树木纷纷飘零,落叶满地,这是初秋景色。“斜日满群山”,夕阳斜照,群山苍翠。这几句描写了诗人出使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 “白板新官舍,黄榆旧汉关”,这两句写诗人抵达山海关时所见的情景。“白板”指官府门前的木板。诗人登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