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曾建号,唐宋亦经过。
旧迹残碑少,荒城蔓草多。
三韩迷姓氏,五国失山河。
绝域无文献,苍茫发浩歌。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历史和地理的杂诗,通过对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一带)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下面逐句解释:
- 辽金曾建号,唐宋亦经过。
- 这句诗表明了宁古塔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它曾是辽金(即契丹和女真的政权)和唐宋时期的重要地点。”建立号”可能指的是这些朝代在这里设立了临时或正式的统治中心。”过”则暗示了这里的历史变迁。
- 旧迹残碑少,荒城蔓草多。
- 这句话描述了宁古塔地区的荒凉景象,”旧迹残碑”指的是历史遗迹和石碑的残存,而”荒城蔓草”则描绘了这个遗址被野草丛生、无人问津的景象。这反映出历史的痕迹被遗忘,只留下自然的痕迹。
- 三韩迷姓氏,五国失山河。
- 这里的”三韩”可能是指朝鲜半岛上的三个国家(朝鲜、韩国、日本),或者是指中国的东北地区,因为历史上中国和周边国家的边界划分有时涉及这些地区。”迷姓氏”意味着这些国家的名称已经难以辨认。”五国”则可能指的是其他五个与宁古塔接壤的国家。
- 绝域无文献,苍茫发浩歌。
- “绝域”指的是边远的地区,没有文献记录的地方。”苍茫”形容了这片土地的辽阔无边,”发浩歌”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种辽阔景象时的心情,可能是兴奋、豪迈或者怀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宁古塔地区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沉淀和边疆的荒凉。通过比较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同时,诗人也可能借此抒发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豪情壮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