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学礼过庭闱,此日相看静掩扉。
风俗穷荒何处好,飘零尽室几时归。
曾无梅蕊春前放,谩说葭灰夜半飞。
片片冰花堆雪窖,还添弱线补寒衣。

【注释】:

  1. 至日:指冬至。
  2. 此日相看静掩扉:此日,即冬至之日;掩扉,关闭门户。
  3. 风俗穷荒何处好:穷荒,荒野。
  4. 飘零尽室几时归:飘零,漂泊无定。
  5. 曾无梅蕊春前放:曾无,不曾有。梅蕊,梅花的嫩芽。
  6. 谩说葭灰夜半飞:谩说,空说;葭灰,葭莩上的灰,古人认为它可以用来占卜,称为“葭管”。
  7. 片片冰花堆雪窖:片片,形容雪花多而密。
  8. 还添弱线补寒衣:弱线,指织布时用的小梭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冬至日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深远,感情真挚,充满了浓郁的思乡之情。

首句“今年学礼过庭闱”,描绘了作者今年的学习情景,学礼过庭闱,意味着他正在学习礼仪知识,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这里的“庭闱”指的是考场或试场,是古代学子们必须经过的地方。

第二句“此日相看静掩扉”,则是表达了作者在冬至日这一天的心情。此时,他正静静地坐在家中,看着窗外的风景,心中充满了感慨。这里的“掩扉”,可以理解为闭门不出,也可以理解为关闭门户,象征着作者对外界的隔绝和对内心的思考。

第三句“风俗穷荒何处好”,则是在问自己家乡的风俗人情是否已经衰败至极。穷荒,指的是荒凉的地方,没有生气;风俗,指的是当地的习俗、风尚。这里的“何处好”,可以理解为哪里还有值得留恋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哪里还能找到值得怀念的人或事。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四句“飘零尽室几时归”,则是在表达自己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受。飘零,指的是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居所;尽室,指的是全部家人都在外面;几时归,则是在询问什么时候能够回到家乡。这里的“几时归”,可以理解为何时能够回到家乡,也可以理解为何时能够结束漂泊的生活。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

接下来五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六句“曾无梅蕊春前放”,是说自己曾经没有看到过梅花在春天开放的景象;第七句“谩说葭灰夜半飞”,则是说自己曾经没有见过葭灰在夜晚飞舞的情景;第八句“片片冰花堆雪窖”,是自己看到的雪花落在积雪上的情景;第九句“还添弱线补寒衣”,则是说自己看到织布的弱线在冬天被用来补寒衣。这些诗句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冬至日的描写和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