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裔介
子夜吴歌 其二 燕京女儿多,何如吴下好。 豆䓻花正开,甘作闺中老。 注释解释: - 燕京女儿多:燕京指的是当时的首都北京,这里的“女儿”指代年轻女性。 - 何如吴下好:吴下是指现在的苏州一带,这里用比较的方式表示燕京的女子与吴地女子的对比。 - 豆䓻花正开:豆䓻是一种常见的花卉,通常在春末或夏初盛开。 - 甘作闺中老:这里的“老”并不是指年龄的增长,而是形容女子愿意在闺房中度过余生的意愿。
【注释】 悄悄地和丈夫说,听说你已到大都。 须待春泥干,为郎治行李。 须:必须,必要。治:缝制。行李:行装。 【赏析】 此诗写一位女子送丈夫赴任的惜别情景。诗的前两句是女子向丈夫告别时的真情表白。“悄悄”二字,渲染出一种凄婉的气氛,表现了女子对即将远行的丈夫的依恋之情。“闻郎大都去”,是妻子听到丈夫要去大都的消息后,心里非常担心,怕他到了大都以后,生活上会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
注释:天地广大而空旷,生死无常,死后不能复生,何必忧愁。古往今来埋葬在北邙的坟墓都那么高大。 赏析:这首诗是汉乐府民歌《蒿里》的第一首,属于《相和歌辞》。诗中以苍莽荒远的自然景观开篇,表现了作者对生死、穷达的豁达态度和对人生的超然情怀。诗人站在旷野上,仰望天空,看到浩渺无垠的天地,心中不禁感叹:天地多么广阔啊!人生如此短暂,又何必为生死轮回而忧心忡忡呢!自古以来,人们死后都被埋葬在北邙山
《拟雉朝飞操》赏析 《拟雉朝飞操》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沉思考。诗中描绘了雉鸡清晨振翅高飞的景象,通过雄雉与雌雉的和谐相处,隐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相互依存。 首句“有雉有雉南岗上”,开篇便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雉鸡的宁静景象,其“南岗上”之定位,既突出了地理位置的特点,也预示着雉鸡生活状态的稳定性与安宁感
【注释】 1. 载瞻:又作“载啸”。载,发语词;瞻,视。 2. 同云油油:指云朵重叠,天色昏暗。 3. 观象布蓍:指观察天象,占卜吉凶。 4. 率遵祖德:指效法祖先的美德。 5. 服事扬休:指侍奉君主,发扬光大其美德。 6. 谗人孔棘:指奸佞小人猖狂。 7. 终当有悟:最终会有所觉醒。 【赏析】 这首诗是屈原在被贬谪期间所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政治黑暗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希望
拟《别鹤操》 黄鹄海上来,翩翩比翼飞。弋者谁氏子,矰缴发其机。雄雌各惊顾,悲鸣向落晖。构巢五年未生雏,云中相傍徘徊欲下将何归。 译文: 黄鹄从海上而来,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比翼双飞。一位渔者是谁家的子?他张弓搭箭,准备射中目标。两只鹤突然感到惊恐,互相望着对方,然后发出悲伤的鸣叫,向夕阳的方向飞去。它们在空中盘旋,似乎在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然而,无论他们飞到哪里,似乎都无法找到一个可以安家的地方
【注释】: 禽言 其二:禽,这里指家禽。言,诗体名。其二,这是第二首诗。 壶芦提:提,提手旁,提手的简写;芦,芦苇。 门前青草,白云来栖:青草是草类植物,常生长在路边和田边,这里指家门口。“来”通“徕”,“白云来栖”即云朵飘来栖息。 有酒有肉,母嗷嗷而饷厥妻:嗷嗷,哀叫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 第一句“提壶芦,壶芦提”,意思是提着酒壶去取酒,提,用提手旁表示。壶芦,指葫芦
注释: 禽言 其一(其一:这是第一首诗) 行:行走。不得哥哥:无法到达兄长那里。 霖雨三月,平陆为河(连续的雨水下了三个月,平地都变成了河流):指大水淹没了农田。霖雨:连绵细雨。三月:一个时期,这里指三个月。平陆为河:平坦的陆地变成大河。 欲济无梁,茫茫白波(想渡过河但没有桥梁,只见无边无际的大波浪):形容水流湍急,没有渡船,无法过河。 赏析: 《禽言》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以鸟鸣为题
注释:在夜晚的江船上,我乘坐着一叶小舟,船儿随着风势,轻快地向前划去。这是多么美好的夜晚啊!然而我的心却像被什么东西紧紧地揪住一样,无法平静。我不禁泪流满面,泪水如雨滴般洒落。 赏析:这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孤独与痛苦情感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夜行船的景象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的“浪船”和“轻橹”描绘了夜晚江上的宁静景象
【注释】 拟:比拟。归操:指归乡。河之水:黄河的水,这里比喻故乡。洋洋:波涛浩渺的样子。济:渡口。梁:桥。回车:掉转车头。东望:向东望去。涕沾裳:泪水湿透了衣裳。裳,古代下身的衣服。 【赏析】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是一首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诗歌,其中“拟将归操”一语出自此诗。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游子在黄河边思念故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深深的眷恋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